荷包豆的功效與作用_荷包豆的營養價值

  荷包豆為豆科菜豆屬的一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植株生長勢旺,分枝多,那麼你知道荷包豆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嗎?荷包豆有什麼營養價值?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荷包豆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荷包豆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調理腸胃、增強記憶力、祛溼、祛風、消除水腫

  腎豆,又名花豆,皇帝豆,因其形狀如人體腎臟、全身佈滿紅色經絡花紋而得名。舊時為朝廷貢品,又叫聖豆、皇帝豆; 也有的形如裝錢用的荷包,也稱招財豆、荷包豆、富貴豆;據說長期食用具有滋陰壯陽、強身健體、倍增力量等功效,也被稱之為壯腰豆、壯陽豆;其性平和,味甘美,具有祛溼、補血、健胃、強腎、養顏防衰老等功效。腎豆味道十分鮮美,口感滑、嫩、鮮、粉,堪稱豆類一絕。

  荷包豆的營養價值

  荷包豆營養豐富,100g幹豆粒含水9.8—13%,澱粉含量58—63%,蛋白質含量17.3%—18.1%,維生素B10.56毫克,維生素B20.14毫克,鈣139毫克,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高澱粉高蛋白質無脂肪的保健食品,具有健脾壯腎、增強食慾、抗風溼的作用,對肥胖症、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腎虛等有食療作用,最為神奇的是荷包豆能把各種肉類中的脂肪降低,實為神奇的煲湯佳品,在廣東及東南亞地區,荷包豆煲湯,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成了坊間祕談。鮮食豆粒柔嫩味甜,可煮食或制罐頭,也可冷凍貯藏,是深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貴重豆類蔬菜,是洱源土特產之一。洱源的酒席上也有無***荷包***豆不成席的說法。因此有豆中之王的美稱。

  荷包豆食療方法

  祛溼豆燜排骨

  祛溼豆100克,排骨400克,姜3片,陳皮1/4個。將祛溼豆用清水浸泡兩小時;排骨洗淨切段,陳皮浸軟切絲;起油鑊,把排骨和祛溼豆放入後翻炒片刻,加入適量清水和陳皮,蓋上鍋蓋;燜至排骨綿軟,下鹽及生抽,煮入味即可。

  祛溼豆淮山煲雞腳

  淮山30克、祛溼豆50克、眉豆30克、豬脊骨250克、雞腳8只、生薑3片。祛溼豆洗淨,用清水浸泡兩小時;淮山和眉豆洗淨備用;豬脊骨洗淨斬塊,雞腳去硬黃皮洗淨,和豬脊骨一起汆水撈起;將適量清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祛溼豆煲雞湯

  祛溼豆100克、光雞一隻、香菇3朵、胡蘿蔔1根、玉米1根、姜2片。將祛溼豆洗淨,用水浸泡兩個小時;將香菇泡軟後去蒂;光雞洗淨斬件,汆水撈起;胡蘿蔔和玉米洗淨,切段;將適量清水放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食用。

  荷包豆的起源分佈

  荷包豆有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在祕魯皇室遺址出土的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文物中即有荷包豆。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墨西哥已有記載。產量低但味道極其鮮美、營養價值豐富,歷來為皇室貴族所推崇。

  荷包豆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在許多地方曾把荷包豆引進種植,如廣東、福建、廣西、雲南、重慶、貴州及臺灣,上海、江蘇等地也有零星引進栽培,但大多情況只開花不結果或者產量極低。唯有洱源的土壤及氣候比較適宜種植,產量品質具佳,特別是牛街地區現已形成產業化,在少數民族白族待客時八大碗必備,故為特產。

  荷包豆栽培技術

  氣溫。荷包豆原產熱帶地區,要求生長環境溫度在16—35℃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0—30℃。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一次種植,可採收3—5年,且春夏秋季不斷開花結莢,連續採收。冬季氣溫較低***12℃以下***,全株落葉,次年早春又恢復生長。從播種到開花結果、種子成熟,約需80—120天。2、土壤條件。荷包豆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如果利用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水條件較好的砂壤土栽培,成熟早、產量高、品質好。在村邊屋旁種植,用舊水缸或竹圍,堆放肥泥,然後搭架種植,同樣可以獲得優質高產。3、肥料和水分。荷包豆根系比較發達,植株生長旺盛,需要較多的氮肥。基肥最好是用堆漚腐熟的農家肥,追肥最好是用稀人糞尿,每採收一次,追一次肥。荷包豆喜潮溼但怕澇漬,平時要求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乾旱時要勤澆水,但不要漫灌。栽培技術在南方,荷包豆主要是露地栽培。兩廣及福建等省區,一般在2—3月播種。華中或華東地區,在3—4月播種。如採用營養杯育苗,可提早10—15天出苗。播種後約90天可採收第一批鮮豆。

  育苗移栽。選種。作種用的荷包豆種子,要求粒大、飽滿、無病蟲害。貯藏兩年以上的種子,發芽勢較弱,一般不要選用。荷包豆粒大、粒重,單位面積用種量較多,大粒種一般每畝用種7·5公斤左右,小粒種用種約4公斤。育苗。大面積栽培,要起畦作苗床集中育苗後再移栽到大田。為提早上市,最好採取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內用營養杯育苗,天氣回暖後再移栽到大田,可提早10—15天收穫。在庭院內或屋邊零星種植的,可採取直播的方法,每穴播3—5粒,出苗後搭棚上架。定植。幼苗長出一對真葉,天氣回暖時即可進行大田定植。定植前要整好地,起平畦,畦寬100釐米左右,雙行雙株或雙行3株植,行距60—70釐米,株距30釐米。開行或開穴,施足基肥並將肥料與穴土拌勻後種植。定植時,將營養杯剪開,讓根系直接與土壤接觸,庭院或屋邊地角種植的可用竹圍或廢水缸裝水肥泥種植。搭架。南方種植的荷包豆多為蔓生種,定植後必須搭架。大面積種植的,支架可搭成人字形,畦與畦之間要求光照充足,通風良好,便於管理和採收。荷包豆幼苗生長到30—50釐米時會自然攀援上架,有時應以人工扶持上架。零星種植的,可搭平架。架的形式與葡萄架相似。架的大小,以種植的株數而定,一般每株需面積1平方米左右。架的高度2米左右,以人在架下能自由走動、方便採收為宜。

  肥水管理。荷包豆對肥水條件需求不高,但施肥要掌握好時機。一般以稀薄糞水為主,在複葉出現時施一次,開花結莢期追施1—2次。要注意防止澇漬。開花前注意控制水分,施肥勿過多過密,否則容易造成落花。荷包豆種植後,只要溫度適宜,常年開花結莢,每採收一次,應及時追施肥料和保證土壤適度溼潤。大面積生產,氮、磷、鉀要適當搭配,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氮、磷、鉀比例約為1:1·5:1·5。為方便計算,每畝每次可施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2·5公斤,稀釋後淋施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