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的食用及禁忌

  蛋黃即雞蛋內部發黃的部分,與蛋白相對。雞蛋中的大多數蛋白質集中在蛋清和蛋膜,而其餘營養物質都集中在蛋黃。蛋黃要怎麼吃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蛋黃的食用

  食用概述

  中國的老百姓將雞蛋視為補品,經常食用雞蛋可增強記憶力,還可保護心臟和動脈血管、預防癌症、延緩衰老。可如果不當加工和食用,補品就會變為“廢品”,甚至是“***”,所以應當認真掌握雞蛋裡的學問,防患於未然。

  寶寶食用

  嬰幼兒營養專家推薦第一道食物有:米粉、蛋黃、果泥、肉泥、肉鬆等。營養專家建議,新增的第一口輔食首選蛋黃。因為蛋黃中蘊藏著雞蛋所有的核心營養,裡面包含孕育整個生命的精華物質,對嬰幼兒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增蛋黃輔食餵養寶寶時,有不少媽媽反映,無論把蛋黃碾成多細的泥給寶寶吃,寶寶的消化情況都不是很好。為了解決寶寶對蛋黃不耐受、消化不好的問題,可以選用市面上一種速溶純蛋黃粉衝調型輔食產品,來替代傳統蛋黃直接餵養。[4]

  成人食用

  一般人的膽固醇攝入量,每天每人不要超過300毫克,如果一天吃到兩個,這樣的雞蛋,膽固醇攝入量就超了,專家建議:

  1.每人每天膽固醇攝入量不要超過300毫克。

  2.健康的人每天吃一個雞蛋。

  3.膽固醇高的人群隔天吃一個雞蛋。

  蛋黃食用禁忌

  忌吃煮老的雞蛋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影響食慾,也不易吸收。

  雞蛋不宜與糖同煮

  雞蛋與糖同煮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雞蛋中加糖,應該等稍涼後放入攪拌,味道不減。

  炒雞蛋不需放味精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穀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後生成穀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穀氨酸鈉,破壞雞蛋的鮮味。

  雞蛋冷水浸後忌存放

  一些人常將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裡,利用蛋殼和蛋白的熱膨脹係數不同,使蛋殼容易剝落,但這種做法不衛生。因為新鮮雞蛋外表有一層保護膜,使蛋內水分不易揮發,並防止微生物侵入,雞蛋煮熟後殼上膜被破壞,蛋內氣腔的一些氣體逸出,此時雞蛋置於冷水內會使氣腔內溫度驟降並呈負壓,冷水和微生物可通過蛋殼和殼內雙層膜上的氣孔進入蛋內,貯藏時容易腐敗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