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購望遠鏡

  望遠鏡對於每個戶外愛好者來講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很多遊友對望遠鏡的效能和如何挑選望遠鏡並沒有太多的知識,導致買到的望遠鏡沒有太多的用途或者效果不盡如人意。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技巧。

  選購望遠鏡技巧:根據自己的用途決定望遠鏡的光學系統結構及倍率範圍

  購買望遠鏡的最終目的是舒適的使用,因此確定主要用途至關重要,是選購的第一步,它決定了以後的步驟。可以想象,如果主要是為了觀看體育比賽,那麼選購PCF結構的大型望遠鏡,實際使用起來就會覺得又重又笨,舉不了多長時間手腕就酸了,哪裡還有好的心情觀看比賽。

  此外倍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因為它放大的不僅僅是你的視場角,同時放大的還有你雙手的抖動,一般來說,在陸地上最適宜人眼手持觀察的倍率是6-12倍,而且以6-8倍最佳,超過12倍以後由於視場角和入瞳直徑小,人手的晃動也被成倍放大,手持觀察就比較困難了。這也是為什麼軍用的望遠鏡大多在這個倍率範圍內的原因***部分海用的望遠鏡倍率可達15倍-20倍***。

  選購望遠鏡技巧:注意標稱引數與真實引數的差異

  大家可能注意到,望遠鏡上一般起碼印製類似這樣的兩個引數:8X21 131M/1000M,***後者或者印製為類似393FT/1000YDS這樣的引數,有時也印製為類似FILE=7°;這樣的引數,但這種印製較少見***,這就是一部望遠鏡最關鍵的幾個引數,前者代表望遠鏡的倍率和通光孔徑,比如8X21代表倍率為8倍,通光孔徑為21mm,依此類推,如果印製的引數為10X50,就代表倍率為10倍,通光孔徑為50mm。那麼知道了這個引數的含義,我們就很容易判定一部望遠鏡印製的引數是否真實,對於市場上常見的普通固定倍率望遠鏡,如果倍率的印製超過12倍,我們就應該持懷疑態度***變倍望遠鏡可達15倍、20倍、30倍或者更高倍率,如常見的7-15X35、8-24X50、10-30X60等規格***,須結合其他的引數認真評測是否真實,如果倍率的印製超過了20倍,我們就基本上可以判定這是一個虛假的倍率。通光孔徑的判定則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它比望遠鏡的物鏡直徑近似相當***實際上要小1-2mm,但可忽略不計***比如明明望遠鏡的物鏡直徑只有20mm,也就是2公分左右,望遠鏡卻標示的為類似980x30、20x50甚至更大的引數,那麼肯定是虛假的倍率無疑。

  另一個引數,也就是類似131M/1000M這樣的引數,它代表望遠鏡的視場角,原理比較複雜,另有專文介紹,這裡給出常見的望遠鏡視場角,不同廠家的產品可能略有差異,但是變化不大,如果您看到某部望遠鏡上印製著9999M/10000M這樣的誇張引數,那麼肯定是***私人小作坊***坊間作品了。

  常見望遠鏡型號相應視場角***本引數僅供參考,不同廠家可能略有差距***:

  8x21  131m/1000m

  10x25  96m/1000m

  12x25  80m/1000m

  7x35  147m/1000m

  7x50  147m/1000m

  10x50  122m/1000m

  12x50  97m/1000m

  選購望遠鏡技巧:外觀是否美觀精細、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機構轉動部位是否靈活舒適,裝配質量***尤其是光軸的調焦***是否過關。

  正規望遠鏡出廠時對外觀的要求很高,而且從原材料和裝配的各個環節都對影響外觀的因素進行了控制,選購望遠鏡時要注意外觀是否美觀精細,比如飾皮是否平滑,修剪是否整齊***坊間作品一般採用劣質飾皮,多采用手工修剪的方法,受工人技術水平和裝置的侷限,飾皮存在不平滑、參差不起等缺點***,望遠鏡外表面是否存在阻尼油脂殘餘、洩露,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比如調焦手輪的位置是否合理,手感是否靈活、平滑、舒適,目鏡部分的視度補償***一般為右目鏡***是否旋轉靈活。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望遠鏡的光軸調較是否準確,正規的望遠鏡左右鏡筒的光軸平行度在出廠前是採用專用儀器校正到一定角度的***發散≤35’,會聚≤60’***,當光軸的平行度超過這個範圍時,稱為光軸超差,在正規工廠會被判定為嚴重不合格產品。光軸超差的望遠鏡在使用時會出現頭暈、眼疼等不良反應,長時間使用會對視力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光軸的調較在正規工廠控制非常嚴格,負責調較的工人也是裝配工人中選擇最優秀的工人經過長時間專門培訓,調較一部望遠鏡耗時也是較長的。坊間作品一方面受產品質量的制約***劣質元件、裝配質量等綜合因素可能決定了這類望遠鏡很難調整到標準光軸***,裝置的制約***調較儀價格較高,而且由於生產率低需要大量裝備***,另一方面因為為了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因為劣質望遠鏡如果在按照正規的調校方法除錯的話就得不償失了***,多采用降低檢驗標準,甚至主觀調較的方法***筆者曾見過某地下工廠採用調較工人面對一面白牆調校,不配備任何儀器,僅根據工人主觀的感覺是否頭暈判定是否合格***產品的質量極其沒有保障。

  選購望遠鏡技巧:光學元件是否為正品光學元件

  望遠鏡市場良莠不齊,坊間望遠鏡材料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2000年以前劣質望遠鏡製造商基本上還是採用廢次品光學元件以次充好,2001年以後又出現了樹脂鏡片的新秀,成本更加低廉***據悉0.2元/PCS,正常的目鏡透鏡的價格,即使是最常見的小尺寸DCF望遠鏡的最低價格也為4-5元/PCS***,光學效能也進一步降低。光學元件的鑑別方法之稜鏡篇,由於望遠鏡稜鏡的體積較大,採用樹脂製造比較困難,因此基本上還是採用以次充好的方法。鑑別起來也比較容易,將望遠鏡倒置,從物鏡端嚮明亮開闊處看過去,如果發現內部有一條黑色的破線***相對採用屋脊稜鏡的DCF望遠鏡***,或是有黑色的汙點,那麼這就說明這部望遠鏡是用廢品拼裝的,黑色的破線和黑點實際是稜鏡出現的破脊、破點。透鏡鑑定篇,仔細觀察望遠鏡的目鏡,如果不是淡藍色而是白色***實際上是無色***,說明目鏡沒有鍍膜,為什麼沒有鍍膜呢?因為它是用塑料樹脂壓制的,放到鍍膜機裡在沒等開始鍍膜在鍍膜材料的預熱階段就被高溫烤得變形或者融化了。不過一般望遠鏡的目鏡系統有幾片透鏡,部分坊間作品採用最外面一片透鏡採用光學元件,裡面的採用樹脂鏡片的瞞天過海之策。呵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原來此類樹脂鏡片有一個先天不足,就是像質不好,尤其是色差和畸變極其嚴重,不妨拿起望遠鏡看一看遠方的桿狀物體,最好是淺色的,比如電線杆,如果發現電線杆的影象邊緣披上了一層彩虹似的外衣,而且望遠鏡的邊緣視場非常模糊,那就說明是假貨了。

  選購望遠鏡技巧:附件是否齊全

  任何一架零售的光學望遠鏡一般都包含以下附件:掛繩、擦鏡布、乾燥劑、鏡包、一個包裝盒。如果這些基本的配置不全的話,那麼很可能是坊間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尤其是PCF望遠鏡,坊間作品一般是不配包裝彩盒的。更有一些不良小販,打著10元送揹包的旗號宰顧客一刀,將望遠鏡的原裝皮包再次出售給顧客。

  選購望遠鏡技巧:抵制低價誘惑,認真選購產品,注意效能與說明是否一致

  97年的時候一架8X21的DCF望遠鏡,市場價格最低也在300元以上。目前市場上最低的價格可到10多元。價格戰真是坊間屢試不爽的利器,往往有的朋友就是被無良小販的低價和暈天黑地謊言所矇蔽。雖然價錢很便宜,結果買回了一堆垃圾。比如市場上現在常見的形形色色、花花綠綠的“軍用望遠鏡”“俄羅斯望遠鏡”,一般小販要價在200多元到80元,真得很便宜嗎?義烏批發市場這類產品僅售20多元,坊間壓縮成本的才能真正發揮到了極致,就是按照論公斤購買的光學毛胚玻璃價格,這個價位也不足購買加工這樣一部望遠鏡光學毛胚玻璃了。那麼這種望遠鏡是怎麼誕生的呢?很簡單,塑料加上一點點窗玻璃。因此使用者朋友在選購望遠鏡時一定要根據以上原則認真判斷,注意產品的效能是否和說明一致,而不要過於聽信被小商販的一面之辭,以免上當受騙。

  筆者認為,只要把握好以上幾點原則,一般情況下就一定能選購到稱心如意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