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與平貝的區別

  在中醫醫學裡如果一個人精氣神沒了那麼這個人也就沒了,在這裡我們與大家說一說兩種中藥材,它們長的很像但不是一種,它們就是川貝和平貝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區別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川貝一般產自隴蜀一代,為乳白色,圓形,頂部有點尖,中間開口,整體看起來像一個心形,有一點像開心果,它的植物在十五到二十釐米左右,味道有一點苦,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喉嚨乾燥,咳嗽不止的朋友來說,可以吃點川貝

  平貝主要生長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的山上或者草坡上,圓形帶尖,中間有開口,像是凸出來一條線,而平貝的生長週期很短,所以人工種植的很多,如果有朋友患有支氣管炎,那麼可以選擇平貝,因為平貝對支氣管炎有好的效果,雖然川平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卻相差甚遠。

  川貝和平貝的生長產地不同,川貝主要生長在青海,蜀,隴地區,而平貝則生長在土地比較貧瘠的地方,並且平貝比川貝的生長週期要短,一般兩三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它們的功效也不一樣,川貝止咳,平貝對痰多的人有有很好的幫助

  川貝功能

  暗紫貝母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主產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川貝母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主產於西藏南部至東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源之一。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和部分出口。甘肅貝母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產於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地區。梭砂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產於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者,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於昌都、四川巴塘和雲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鬆,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於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故名爐貝。主銷華北。

  【性味】性涼,甘平

  【歸經】入肺經、胃經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

  【主治】

  【 用法】

  1.梨***水果***切片,川貝要砸成粉末,放在水裡然後倒入川貝一起煮,煮30-40分鐘就好了,把梨和湯一起喝了,最好加點冰糖或者蜂蜜,***因為冰糖是涼性的,蜂蜜本來就有潤肺的作用***

  2.用紅梨,把紅梨的頂去掉把川貝放進去再蓋上,配白茅根30克,陳皮15克一起煮,等梨燉好了一起把梨和川貝一起吃掉,把藥汁一起喝了。

  3.川貝取粉直接白開水送服。

  4.對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可以在發作之前把川貝+蛤蚧+西洋參打粉裝膠囊預防。效果不錯。

  5.用蘋果,去掉蘋果頂部,在把蘋果的心挖掉,然後放入川貝和冰糖,在放到水中煮熟,熟後一起飲用。

  川貝鑑別方法

  基本方法

  川貝母是一味名貴中藥材。藥用始載於明代的《滇南本草》一書。其主要功用適用於外感風熱咳嗽、肺虛久咳、痰少咽燥等症的良藥。由於其療效卓著,藥用需求量大,就有人用偽品來冒充川貝,因此必須認真加以識別其真偽。

  川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種較多,可分為鬆貝、青貝、爐貝三種規格,其藥材性狀各有所區別。

  鬆貝

  呈卵圓形,顆粒大小均勻,直徑一般不超過1釐米。頂端稍尖、閉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穩。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小鱗片被包在心臟形的大鱗片內,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稱“懷中抱月”。外表純白色,有光澤。質地硬脆,粉性足。

  青貝

  呈扁球形,外層兩鱗片大小相近。頂端開口,內有小鱗片數枚,顆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穩。外表呈淺黃白色,質地較鬆貝疏鬆,粉性。

  爐貝

  多呈稜形或圓錐形,顆粒大,形似馬牙狀,故俗稱“馬牙嘴”。質脆、粉性。這三種貝母均氣微、味微苦。

  偽品川貝

  ***1*** 山慈姑:又名土貝母、草貝母,外形與川貝母相似,但基部呈臍狀凹入,有鬚根莖。表面呈黃白色或黃棕色。光滑,不分瓣。質堅硬難折,斷面角質。氣微弱,味極苦而辛。本品含秋水仙鹼,繫有毒草藥,內服過量可使中樞神經麻痺而死亡。中醫多外用冶癰腫、瘰和關節炎等症,與川貝母的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不同。

  ***2*** 光慈姑:亦名光姑子,藥材呈圓錐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平,中央凹入。不分瓣。顆粒較鬆貝稍大。表面呈黃白色或淺棕色,光滑。一側有條縱溝到頂端。質硬而脆。斷面白色,粉性,內有一圓錐形心。氣微,味淡。

  湖北貝母

  為百合科湖北貝母的乾燥鱗莖,又稱板貝。本品呈扁圓球形,高0.8~2.2cm,直徑0.8~3.5cm,表面類白色至淡棕色,外層有鱗瓣2枚,肥厚,略呈腎形,或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頂端閉合或開裂。內有鱗葉2~6枚及幹縮的殘莖。基部內陷呈窩狀,殘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數鬚根。外層單瓣鱗葉呈元寶形,長2.5~3.2cm,直徑1.8~2cm。質脆,斷面類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苦。

  平貝

  為百合科平貝母的乾燥鱗莖。商品多來源於栽培,主產東北。本品外形扁球狀,形如算盤珠,高0.5~1cm,直徑0.6~2cm 。表面乳白色或淡黃白色,外層有鱗葉兩瓣,肥厚飽滿,大小相近或一片較大,互相抱合,頂端微平或微凹入,稍開裂。中央鱗片小,質堅實而脆,富粉性。平貝與川貝最大的區別在於平貝較川貝大,扁平不圓,色常不白,味苦。有用小粒平貝充鬆貝者,其直徑僅約0.5cm,呈圓錐形,形似鬆貝,但頂端較圓,鱗葉兩瓣大小亦極懸殊,大抱小,但小鱗葉僅呈米粒樣,只在中部顯現,多不到基部***不似鬆貝之懷中抱月形***。味苦。

  伊貝

  為百合科新疆貝母或伊犁貝母的乾燥鱗莖。新疆貝母為扁球形,高0.5~1.5cm。表面類白色,光滑。外層鱗葉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緊靠。頂端平展而開裂,基部鈍圓,內有較大的鱗葉及殘莖、心芽各1枚。質硬而脆,斷面白色,粉性。本品常混作青貝,應注意鑑別。伊犁貝母呈圓錐形,較大,表面稍粗糙,淡黃白色。外層鱗葉心臟形,肥大,一片較大,或近等大,抱合。頂端稍尖,少有開裂,基部微凹陷。

  總之,偽品川貝與川貝的外形相似,但它們的藥材性狀均呈整塊狀,不分瓣。這是識別川貝真偽之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