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有血管瘤怎麼辦

  血管瘤自然讓許多爸爸媽媽,特別是新手爸爸媽媽焦心不已;加上這個瘤是出現在面板上,肉眼看起來很嚇人,更讓爸爸媽媽害怕寶寶會因此毀容,因此病急亂投醫,甚至白花許多冤枉錢,給寶寶帶來更大的麻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寶寶身上有血管瘤的處理方法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自然消退治療法,這是一種會自己消退的腫瘤

  在傳統分類方法中,依據形態學,血管瘤被分為毛細血管瘤***鮮紅斑痣、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等。後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被重新分類,其中血管瘤以細胞增殖為特點,包括嬰兒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叢狀血管瘤等,而嬰兒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型別。

  這種良性腫瘤,在出生時並不明顯。許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剛出生時,會發現面板上有幾個小紅點,認為這就是個胎記。其中,這裡面有部分孩子所患的正是血管瘤。要到孩子出生2周後,血管瘤逐漸增大,慢慢變成紅斑、腫瘤,寶寶面板上就會出現一個“小草莓”,而這種血管瘤也常被形象地稱為“草莓狀血管瘤”。

  腫瘤本身就已經讓人足夠恐慌,這種血管瘤偏偏生在體表,尤其是頭面部等區域,特別損傷“顏值”,因此讓爸爸媽媽焦心不已。更讓爸爸媽媽感到害怕的是,這個腫瘤的生長速度簡直是“日新月異”,讓爸爸媽媽簡直片刻都不能等,恨不得立刻給寶寶去掉。可寶寶又那麼小,能不能接受手術?手術後會不會留疤?這又讓他們糾結不已。

  嬰兒血管瘤的特點本來就是0-6個月生長迅速,但6個月以後,它的生長速度就會慢下來。到了寶寶1歲以後,它基本就不怎麼長了; 到了寶寶5歲的時候,70%的寶寶血管瘤已經自然消退;在寶寶7歲時,90%都已經自然消退。

  科學治療法

  血管瘤有自己的生長特點,有的家長亂投醫,真是花錢又傷身,血管瘤的規範治療是怎樣的呢?

  首先,上面我們已經提到,大部分寶寶的血管瘤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停止生長,然後自行消退。但還是有30%的寶寶消退不夠完全。為了寶寶的“顏值”,醫生們會通過治療,來對其進行控制,避免它長得太快、太大,這樣自然退起來比較容易,預後也更好。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還是很安全的,而且費用也非常低廉,一個寶寶也只要百元不到就能夠控制好。所以,這也是在嬰兒血管瘤規範治療指南中的一線治療方法。

  其次,在指南中還將區域性注射藥物作為二線治療方法; 病情更復雜的寶寶,則可以考慮三線治療方法——手術。通過這樣的規範治療,絕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在長身體的過程中,逐漸告別身體上的“小草莓”,而且不會留下什麼不可磨滅、嚴重損傷“顏值”的傷痕。

  但是要注意,如今在血管瘤治療中存在一些“亂象”,我們還遇見了許多爸爸媽媽,因為過分焦慮、四處求醫,結果給寶寶花了上萬元,血管瘤看似好了,寶寶面板上卻留下了巨大的疤痕,這就太糟糕了。所以,我們也要對下面這些“療法”瞭解一二,以免無意中誤傷寶寶。

  1、同位素治療

  這是目前在規範指南中已經被淘汰的治療方法,因為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寶寶區域性面板萎縮,不再生長,直接影響到寶寶以後的面容、形象。

  2、冷凍治療這也是目前被淘汰的一種治療手段,如果使用不當,可能給寶寶留下嚴重的疤痕。

  3、鐳射治療

  這種方法我們要理性看待。應該說,對於部分血管瘤寶寶來說,鐳射療法還是有價值的,但必須由專業醫生來評估,到底是否屬於其適應症範疇。

  如果適合,那麼就可以用;如果不適合就亂用,那麼不僅花錢,也可能給寶寶帶來感染、疤痕等意料之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