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如何食療

  缺鐵性貧血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貧血,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方法來調理。那麼?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

  缺鐵性貧血必吃的食物

  1、葡萄:葡萄性平味甘酸,有補氣血、強筋骨之功,歷代中醫均把它奉為補血佳品。葡萄含大量葡萄糖,而且由於鈣、磷、鐵的相對含量高,並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婦女及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對貧血和過度疲勞者有較好的滋補作用。

  2、桂圓:桂圓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等,含鐵量也比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從而達到補血的效果。除了新鮮食用以外,桂圓湯,桂圓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料理。

  3、枸杞:枸杞性平,味甘,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微量元素,有補虛安神、明目祛風、滋腎潤肺以及護肝抗腫瘤等作用。

  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法

  1、用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紅糖熬湯,每個月記得喝哦。

  功效:老中醫提醒,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血液迴圈,但是不易消化,每次放七八個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紅參***。

  2、用排骨一根、枸杞適量、紅棗12枚,當歸4片,將排骨洗淨血水放入砂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也可放點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酥爛,鹽、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以上幾種食材配在一起燉煮,能收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的輔助作用。

  3、當歸30克,生薑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燉至肉爛,調味後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飲湯。

  功效: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於血虛有寒之月經不調者服食調理。

  缺鐵性貧血的食療食譜

  1、菠菜豬肝湯

  配方:鮮菠菜200克,豬肝100克,油15毫升,鹽少許。

  製法:將菠菜洗淨,切碎;豬肝切成小薄片,用油、鹽拌勻,備用;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後加入菠菜及豬肝,煮至豬肝熟即可。

  用法:喝湯,食菠菜及豬肝,每日1劑,1次用完,可長期食用。

  功用:健脾補血。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症狀較輕者。

  2、 豬肝瘦肉粥

  配方:鮮豬肝50克,鮮瘦豬肉50克,油15毫升,鹽少許。

  製法:將豬肝、瘦肉洗淨,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將大米洗淨,放火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用法:每日1劑或隔日1劑,1次或分2次用完,可長期食用。

  功用:健脾益氣,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症、佝僂病及夜盲症等。

  缺鐵性貧血注意事項

  1、在平時應該多吃些補充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禽動物血、蛋奶、硬果、乾果***葡萄十、杏幹、幹棗***、香菇、木耳、蘑菇、海帶、豆製品以及綠葉蔬菜等。

  2、同時要避免使用干擾吸收率的含草酸、植酸、鞣酸高的食物,如菠菜、莧菜、空心菜等。

  3、口服劑量以元素鐵計算,一般建議每次5~2mg/kg,每日2~3次。建議最好於兩次正餐之間服藥,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於吸收。

  4、把握好鐵劑的服用時間,最佳的服用時間一般是在飯後,因為飯後不但是對鐵吸收率最高的時候,而且還可以減輕對胃腸道的不良刺激。

  5、口服鐵劑期間,患者最好少服或不服用抗酸藥及鹼***物,以提高鐵質吸收率。

  6、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因為高蛋白飲食一方面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另一方面也使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必要物質。所以也要選擇含蛋白豐富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1、鐵的儲備不足: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主要取決於血容量和血紅蛋白的濃度,雙胎兒、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從母體未能得到足夠的鐵儲備,而又未能及時補充體內的鐵量。因為鐵量與其體重成正比,故出生體重越低,體內鐵的總量越少,發生貧血的可能性越大。

  2、鐵的補充不足:嬰兒時期生長髮育迅速,血容量增加快,所需要的造成物質多,但嬰幼兒的飲食以乳類食品為主。母乳中含鐵量較低。牛乳含鐵最則更低,不易吸收。如嬰幼兒未及時新增輔食,或食物中含鐵不足,即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較大的兒童如果偏食、挑食,鐵的攝入不足,也可以發生缺鐵性貧血。食物的製作不科學和搭配不合理,都會影響鐵的吸收,如食物偏鹼性。含有草酸、植酸等類物質,都不利於鐵的吸收。

  3、鐵的丟失:各種急慢性|感染、經常性腹瀉,以及一些慢性的失血。如流鼻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鉤蟲病等,都可造成鐵的丟失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