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方法

  美術是陶冶情操和激發孩子興趣和想象力的一門學科,美術課上總是輕鬆愉快,隨著老師的教學和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常用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說明,向學生傳授美術技能知識的方法,它是使用範圍較廣、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但是單純的講授並不能更多的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對教師的藝術表達語言、知識面等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2、談話法問答法是教師與學生以口頭語言相互交流進行教學的 一種方法。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但是問答法中由於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就會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語言、問題難度也要相當的考究,否則容易引起課堂的混亂。

  3、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或組為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或辯論,獲得或鞏固美術知識的教學方法。

  4、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美術教科書和課外美術資料獲取知識;擴大美術視野的教學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參觀法 3比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學方法,能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但是在期間容易發生突發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相當機靈的反應能力,能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性的問題。

  三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

  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高繪製實踐活動,形成、鞏固、完善相應技能知識的教學方法,輔導練習法是以實踐為主的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它能促進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能眼、手協調並用,從而提高與發展美術的創造能力與審美素質。

  四以陶冶情操為主的教學方法——欣賞法、情境法

  觀察比較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研究而直接獲得知識、感受、教育的方法。這種方法打破課堂和書本的約束,使教學與生活聯絡緊密,擴大學生視野,從現實社會生活中接受教育。美術教育離不開觀察,觀察又總是伴隨著比較。沒有觀察,便沒有視覺和感知。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沒有比較,不可能有正確的感知和準確的判斷。比較是進行思維地去認識事物。美術教學的觀察比較物件,一是對客觀景物、物象世界的觀察比較,一是對畫面及其表現形象的觀察比較。

  五以指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觀察法、發現法

  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標準。比較是相互對比中進行的思維判斷。無論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是在其物件與自己畫畫之間,不停頓的互相對照比較之中進行觀察的。其標準就是寫生或臨摹的物件。寫生畫的形象比例的觀察,則以物體的自身的長與寬為標準,得出長、寬的比例關係。物體間的比例,則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體為標準得出其間的比例關係。物體的傾斜角度則是以垂直、水平線為標準進行比較、觀察……包括品評作業的好差亦應以優秀作業作為比較標準。

  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要鮮活

  教師應該在理解現代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考慮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設定一些教學目標,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使他們在鮮活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

  一多給學生一些提升學習興趣的機會

  學習興趣是持久學習的基礎。初中美術學習需要保持一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與生活實際、自身經驗、科技發展相結合,設定趣味性課程主題及其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參與欲。另外,教師要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靜物等實物,實現趣味性教學。

  二多給學生一些欣賞感悟評述的機會

  書籍、網路、美術館、社群等資源也是我們初中美術學習的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最直觀地去了解民間藝術以及美術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果通過角色扮演、創意臨摹等方式學習美術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還能在觀察、體驗、鑑別中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判斷能力。

  三多給學生一些探究技能創新的機會

  美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構建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能使初中生思維超越定勢的羈絆,還能呈現靈活、主動、發散的狀態,刺激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初中生喜歡走進自然,觀察蘊含審美法則的物象並展開豐富聯想,這樣容易催生各種奇思妙想。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讓他們的觀察、想象、創新和表達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最終促進其心理成長、美感成長和創造性成長。

  四多給學生一些昇華精神人格的機會

  樹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則。初中美術教學只有將有效教學、高效課堂與審美教育有機融合,通過美術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在觀察生活中去體驗和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的美,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形象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覺地認識美、熱心地追求美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高潔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態延續、博大的胸懷追求,成長為具有文化意識、責任擔當和合作意識的新時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