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內分泌失調的按摩法

  內分泌失調會使臉色蠟黃,面板黑暗,無光澤,有時候還會長色斑。治療內分泌失調有什麼辦法呢?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調節內分泌失調的方法。

  按摩穴位調節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怎麼辦?女人內分泌失調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痛經、色斑皺紋、易怒易躁、肥胖水腫。如何平衡內分泌失調?中醫按摩告訴你按摩7大穴位,可以快速平衡內分泌失調。

  如果你經常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量不規律、經常痛經、喝涼水都長肉的症狀,也許,內分泌已經找上你了。調理內分泌失調的方法有很多。愛美網健康推薦幾種按摩穴位的方法,快速平衡內分泌失調。

  1.按摩臍周

  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肚臍下,適當用力按順時針繞臍按摩腹部1~3分鐘,至腹部發熱為佳。

  功效:溫經散寒,調理氣血。

  2.手抓頭按摩法

  手心向內,手指張開如抓癢一樣。抓時閉眼,心神安定,身體放鬆。自前額上的頭髮抓起,由前向後,經頭頂至後髮際;再從後向前,迴圈往復。抓時主要用兩小指頭的螺紋面進行按摩,其他手指隨著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頭皮,動作勻緩輕柔,以免損傷頭皮。如果在抓摩頭部某一穴位時,意念集中於這個穴位,並且在呼氣時抓,吸氣時停,使意念、氣、形抓摩三者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功效:調節面板分泌消疲勞。用手抓頭按摩,對於消除疲勞、改善頭皮營養狀況、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面板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意義。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鐘左右,平時有空也可多做

  3.四肢末梢推動按摩法

  從四肢末梢朝心臟方向按摩,推動淋巴及血液的流動,促進肌肉新陳代謝。

  功效:體內淋巴液與血液迴圈是否通暢,會影響身體對於廢物、毒素等物質的排出速度。四肢末端推動按摩法提供細胞更多促進代謝的營養素和幫助脂肪燃燒的氧氣,同時加速排出廢物。

  4.關元穴鬆振法

  在肩、肘、腕關節及上肢充分放鬆的狀態下,以手指、手掌附著在患者關元穴上,將腕痙攣釋放,使腕關節產生振動,帶動手指、手掌出現快速輕鬆的顫動。

  功效:關元穴主治月經不調、腎虛氣喘、神經衰弱、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等眾多疾病。

  5.三陰交穴按摩法

  翹起二郎腿,用拇指按摩三陰交穴49次,一般內分泌失調患者經常在本穴有明顯壓痛。三陰交穴位在足內踝尖直上三寸約四橫指,靠脛骨後緣處。

  功效:三陰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可以治療脾經,以及脾臟的相關病症狀。再一個它還是滋陰的要穴。

  6.三焦經按摩法

  起始於關衝穴,結束於絲竹空穴。可散發肝火。簡單的可以用按摩錘經常敲打,或循經按摩重點穴位點按,或用刮痧板循經刮痧。

  功效: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鬱。多按摩右側效果會更好。

  7.承山穴按摩法

  位於小腿後正中,當站直踮腳尖時,小腿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功效:舒筋、活血化淤,通絡止痛。

  運用按摩進行身體調理,要注意合理的搭配,少近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蔬果,少用動物油,多用植物油,以獲取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調理內分泌失調。另外,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要保持平和、愉快、樂觀的心態,減少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加強身體鍛鍊,注意合理的休息,保持和諧的性生活。

  推拿按摩幫你調理內分泌

  一提起女性內分泌失調,大家並不陌生,比如色斑浮現、面色萎黃、黃斑爬上肌膚,月經不調、月經量不規律、經常痛經,飲食不規律、“喝涼水都長肉”等等。

  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有過內分泌失調的狀況,或脾氣煩躁、或乳房脹痛、或白髮早衰。內分泌失調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輕者反覆感冒、容易疲勞,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免疫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雷諾氏病等,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內分泌失調是小事。調理內分泌失調的方法有很多。古方中醫為大家推薦7種推拿按摩穴位的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1.團摩臍周法

  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肚臍下,適當用力按順時針繞臍團摩腹部1~3分鐘,至腹部發熱為佳。可以溫經散寒,調理氣血。

  2.手抓頭按摩法

  手心向內,手指張開如抓癢一樣。抓時閉眼,心神安定,身體放鬆。自前額上的頭髮抓起,由前向後,經頭頂至後髮際;再從後向前,迴圈往復。抓時主要用兩小指頭的螺紋面進行按摩,其他手指隨著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頭皮,動作勻緩輕柔,以免損傷頭皮。可以調節面板分泌、消除疲勞。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鐘左右,平時有空也可多做。

  3.關元穴鬆振法

  在肩、肘、腕關節及上肢充分放鬆的狀態下,以手指、手掌附著在患者關元穴上,將腕痙攣釋放,使腕關節產生振動,帶動手指、手掌出現快速輕鬆的顫動。關元穴主治月經不調、腎虛氣喘、神經衰弱、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等眾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