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蛋果的價值

  馬蛋果,別名:野沙梨、阿比坦。它有什麼價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使用價值

  木材堅實,結構細密,供建築、傢俱和器具等用;

  觀賞價值

  花香果美可供觀賞;

  食用價值

  又為蜜源植物;果實熟後可食;種子含油,印度亦作大風子代用品,但品質較次。

  藥用價值

  功效與主治

  【功 效】祛風燥溼,攻毒殺蟲。

  【主 治】用治麻風,面板頑癬,瘡毒。

  【性味歸經】苦,涼。肺、心、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3一6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煅存性研末敷。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種子治麻風和面板病。

  【用藥禁忌】內服宜慎。

  【功效分類】祛風溼藥

  馬蛋果的基本內容

  蛋果*** R.Br.***是大風子科馬蛋果屬植物,本屬僅此1種,分佈於錫金至緬甸,我國雲南東南部***屏邊***、西藏東南部***墨脫***也有分佈。我園2002年從緬甸引進,現正開花 。

  馬蛋果為常綠喬木或大灌木,高4-15米,葉草質,長圓形,近全緣,先端突漸尖。花單性,雌雄異株,簇生,多生於老莖上,少數生於葉腋;花黃色,芳香。漿果淡黃褐色,球形,直徑5-6釐米;果皮厚,木質化,表面粗糙;種子多數,倒卵形,長約2.4釐米。

  大風子科植物用途廣泛,大風子屬、馬蛋果屬、柞木屬的很多種類都是藥用植物。幾種大風子及馬蛋果中的大風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C18H32O2***和次大風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C16H28O2***可用於治療麻風病;象皮病;面板病等。

  馬蛋果花香果美可供觀賞,又為蜜源植物,果實成熟後味甜可食,種子含油。它木材堅實,結構細密,可作建築、傢俱和器具等用材。馬蛋果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值得推廣的好樹種。

  馬蛋果的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或大灌木,高4-15米;全株無毛;樹皮棕褐色,不裂;小枝圓柱形;冬 芽卵圓形。葉革質,長圓橢圓形,長13-20釐米,寬5-10釐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邊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幹後近同色,側脈4-8對,在下面明顯,網脈平行;葉柄長1-3釐米。花黃色,芳香,直徑3-4釐米,頂生或簇生於枝幹上;花萼杯狀,5裂;花瓣5,基部有鱗片狀毛;雄花:雄蕊多數,花絲被綿毛,花葯基部著生,線形;雌花:比雄花大,有退化雄蕊10-15枚,有絨毛;子房1室,花柱5,柱頭心臟形,側膜胎座5個,每個胎座有多數胚珠。漿果淡黃褐色,球形,直徑5-6釐米;果皮厚,木質化,表面粗糙;種子多數,倒卵形,長約2.4釐米。花期1-2月,果期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