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勞動的好處

  現代孩子的生活鍛鍊機會越來越少,回到家,孩子就像住進了五星級酒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讓他們乾點家務,很多都笨手笨腳,生活技能差。很多家長都說,騰出點時間讓孩子學習,別耽誤孩子學習,其實不然,讓孩子做家務其實好處很多,也不會耽誤學習。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呢?

  

  如下:

  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

  孩子不會做家務是家長的責任。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機會鍛鍊。每天讓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從簡單到複雜,慢慢鍛鍊他們的技能,他們能很快學會的。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有學習和分擔家庭責任的義務和權利。堅持讓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務,讓孩子感受到他們也是家庭的一員,富有照顧家庭其他人的義務和責任。

  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孩子完成一項家務,是很有成就感的。覺得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一項任務。

  建立起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孩子完成了某項家務,如果能得到父母的表揚,他們會格外高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務,他們覺得自己也能做到,會對生活更有自信。

  分享家庭的和諧

  如果家長能在週末或者其他空閒時間,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項複雜的家務,教孩子做這些家務的方法,一家人就會有更多的交流的機會,孩子的能力也得到鍛鍊,一家人其樂融融。

  讓孩子瞭解勞動的快樂和辛勞

  家長下班回到家後,不必要經常對孩子說,自己是多麼多麼的辛苦,你一定好好學習之類的話。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勞動是苦的,你們不願意勞動。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又完成了什麼工作,告訴孩子你的成就感。這樣潛移默化,孩子就會覺得勞動快樂的,他們也會更愛勞動,勞動起來也就更快樂,不怕吃苦。

  注意事項

  孩子大點了,也可以帶孩子參加點社會實踐。比如到勞動工地,工廠看看工人們是怎麼勞動的,讓他們這個社會勞動是什麼樣子的,更深刻的瞭解認識這個社會。

  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勞動

  家長們應該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孩子喜歡自己勞作,自己生活,從勞作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自己事情自己做,才是對孩子的尊重。建議父母這樣指導孩子做家務——

  1.以學會生活自理和必要生活技能為目標,引導孩子理智做家務,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可嘗試和逐步學會;將做家務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休息和調整,而非負擔。

  2.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做家務勞動,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做法。

  3.家務分工合作,全家人都有各自任務,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4.家人常互動,可相互評價做事的成果,孩子有發言權,會懂得改進自己的工作。

  5.孩子的勞動應受到尊重、鼓勵和肯定,父母的積極態度可起到正面推動的作用。

  6.幫助孩子形成家務勞動的習慣,善於與家人分擔、分憂,而不以某種藉口消極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