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選購竅門

  每種彩色寶石都有著被世人鍾愛的獨特理由。有人喜歡紅寶石,是因為希望能擁有火一樣的熱情和奔放的情感;有人喜歡祖母綠,是因為綠色是萬物的顏色,帶給人生機和希望;有人喜歡碧璽,因為它有神奇的辟邪和保健養生的功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具體如下:

  之紅藍寶石選購技巧

  在選購紅藍寶石時,我們一定要重視它們的質量,因為質量才是影響其價值的關鍵因素。目前,國內外市場普遍認可從顏色、重量、透明度、淨度、切工等幾個方面來對紅藍寶石的質量進行評價。

  在顏色上,天然的紅藍寶石不可能表現為單一的光譜色,而是有主色和附色之分。

  原則上,紅藍寶石的顏色越接近理想的光譜色,其質量就越高。例如,緬甸鴿血紅紅寶石和克什米爾矢車菊藍寶石就與理想光譜色較接近,因此它們分別是紅藍寶石中質量最好的。反之,如果紅藍寶石的附色所佔比例越大,顏色就越不純,顏色質量就越低,價值也就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對藍寶石而言,一般認為理想的顏色是純正均勻的藍色,但某些具有變色效應的藍寶石也是十分稀少的,值得收藏。

  在重量上,天然紅寶石的顆粒一般都很小,達到1克拉的已不多見,5克拉以上則極為罕見。紅寶石越大,每克拉的價格增加幅度就越大,其克拉溢價遠遠大於鑽石。選購時,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應儘量選購大克拉的紅寶石。

  相對來說,藍寶石的產量要多於紅寶石,幾克拉、幾十克拉的藍寶石都能見到,但大於100克拉就非常珍貴了。所以,天然藍寶石的價格總體來講要比紅寶石低一些。

  在透明度和淨度上,越是純淨、透明的紅藍寶石,價格就越高。

  對紅寶石來說,完全透明、無暇、無裂紋是很難得的,在10倍放大鏡下,紅寶石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小缺陷或各種包裹體,因此,對紅寶石的透明度和淨度要求自然要低些。

  對藍寶石來說,由於相當純淨透明的藍寶石比較容易找到,淨度和透明度的要求因此比紅寶石要高得多。真正質量好的藍寶石,一般都要求比較純淨和透明。如果淨度和透明度不高,其價格將會大受影響。

  除了紅藍寶石與生俱來的品質質量外,其切工質量也是影響整體價值的重要因素。切工質量的好壞不但影響美觀,而且影響顏色。優質紅藍寶石要求底部切割適中,若底部太淺,將使中心完全成為“死區”;若底部太深,則會影響透明度,比例會失調,同時影響鑲嵌。出現這些情況,其價格都將大打折扣。

  另外,具有星光效應的紅藍寶石應單獨評價。除了必須具備理想的顏色、均勻的色調、無瑕疵、拋光精細等條件外,更為重要的是星線的亮度、形狀位置、完好程度以及比例關係,這些都是影響星光紅藍寶石的重要因素。

  當然,除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對紅藍寶石進行質量評價外,其真假的判斷更為重要。一般來說,假的紅藍寶石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以低檔的寶石冒充紅藍寶石。這些低檔寶石均無天然紅藍寶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一般通過肉眼和儀器就能觀察出來。

  二是人造紅藍寶石。天然的紅藍寶石在結晶過程中,周圍總有一些其他天然礦物晶體,這些礦物常被包入紅藍寶石晶體中而形成包體。這些包體有兩大特點:一是呈帶稜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觀看時,好像紅藍寶石表面有著許多絲狀物,這恰恰是真寶石的重要標誌。相反,人造紅藍寶石中也可能出現包體,它的包體不是各種礦物,而是氣泡,氣泡的出現通常無規律、密整合群,也可孤立出現。

  以上選購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判斷,不過最為可靠的還是去有資質、有信譽的商家選購紅藍寶石,當然一定要記得索取鑑定證書。

  小誤區:藍寶石不全是藍色的

  在剛玉族寶石中,除了紅色、粉紅色、淺紅色的寶石被稱為紅寶石外,其他顏色的剛玉寶石都稱為藍寶石,所以藍寶石不一定是藍色的,如有黃色藍寶石。

  之祖母綠選購技巧

  在市場上,祖母綠質量的評價標準與其他寶石類似,也是看顏色、淨度、重量、切工等,不過首要因素是祖母綠的顏色質量。

  在顏色方面,不能簡單地認為祖母綠的顏色越“深”越好,而首先應該看顏色是否“正”。所謂“色正”,是指其中的綠色看起來鮮豔,並且賞心悅目。當然,這種純正的綠色越濃,其價值就越高。一般來說,祖母綠以綠色帶藍的顏色為佳,綠色帶灰者質量較差。

  在透明度方面,以清澈明亮、晶瑩通透的祖母綠為佳品,半透明的屬普通品。

  在淨度上,由於祖母綠的內涵物、裂紋總是非常普遍且多種多樣,所以對於祖母綠的淨度評價標準是彩色寶石中比較寬鬆的。人們把顯微鏡下的祖母綠稱為“花園”。

  通過研究祖母綠“花園”中“植物”的差異,人們可以確定祖母綠的產地甚至評價它的價值。清澈無瑕的祖母綠是極為罕見的,超過3克拉且比較潔淨的祖母綠是相當稀有和昂貴的。

  在切工上,祖母綠質地比較脆,容易被重力撞碎,所以寶石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祖母綠切割,即將祖母綠長方形四邊的尖角部截稜成平面形狀。而一些低品質、透明度差、色澤淺淡的祖母綠則會切割成旦面型。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判斷出祖母綠的質量。

  在鑑別真假祖母綠時,我們可以通過祖母綠的特性來區分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如螢石、綠碧璽、磷灰石、綠色藍寶石、含鉻釩的鈣鋁榴石以及人造的仿製品等。如磷灰石,雖然有淺綠的顏色,但是其硬度較小,折光率則較大,而且在紫外線下發磷光,這些都與祖母綠的特性有很大差別。

  小誤區:寶石很硬,不怕摔碰

  一般來說,寶石確實比普通的石頭要堅硬,但並不等於其不怕摔碰。例如,祖母綠的硬度較高,這隻說明其耐刻劃磨蝕的能力較強,但其比較脆,在受到撞擊時容易裂開。

  之碧璽選購技巧

  在選購碧璽的時候,要選擇晶瑩剔透者,帶有明顯霧感或不透明的屬於質量較差的。在顏色的選擇上,以紅色、藍色、綠色為好,並且要求均勻豔麗。如果是選擇碧璽項鍊或者手鍊,則每粒珠子的顏色可以不同,可搭配紅、黃、藍、綠、紫等多種顏色。

  在淨度的選擇上,由於碧璽性質比較脆,容易產生裂隙,其內部常會包含大量的包裹體。如果碧璽內部存在很多裂隙和包裹體,其透明度、顏色、火彩就會受到影響。當然,碧璽的內部十分純淨的話,則屬於上品,比較難得。所以,在挑選時,要儘量選擇內部乾淨的。

  在切工和重量上,好的切工應儘可能表現碧璽的亮度和火彩。另外,碧璽的價值則會隨著重量的增加呈幾何級數增長。當然,重量相同的碧璽,會因為色澤、淨度、切工的不同而價值相差很大。

  不過,在能判斷碧璽質量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如何來鑑別其真假。

  如果我們遇到的是碧璽晶體原料,則可以通過碧璽礦物原料呈長柱狀、柱面上有縱紋、橫斷面呈弧面三角形來判斷,這些都比較容易識別。

  如果是已經加工好的碧璽飾品,則容易與其他天然寶石、合成寶石甚至有色玻璃混淆,我們在鑑別時稍顯困難一點,但也可以根據碧璽的三個特徵來鑑別。

  首先,通過碧璽的強雙折射率,可以與託帕石、合成尖晶石區分開,因為從碧璽的檯面向下觀察,可以見到其底稜有明顯的雙影現象。

  其次,通過碧璽的強二色性,可把其與橄欖石、有色玻璃、石榴石區分開。例如,紅色碧璽常呈現紅色和粉色二色性,而綠色碧璽則顯示出綠色和淡綠色二色性。

  最後,如果碧璽被加工成祖母綠階梯形狀,那麼其長邊的方向經常能見到一些管狀的包裹物或棉絮物,而觀察短邊的方向則會發現其顏色變深,這是由於碧璽不同方向對光的吸收不同導致的。利用這一特性,我們可鑑別出一些合成的仿製品。

  小誤區:一味追求碧璽的完美

  有些消費者挑選碧璽時慎之又慎,唯恐買到內部有一絲半點雜質或細微裂紋的碧璽。其實,天然的碧璽一定存在不完美的地方,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只要不影響其外在的美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