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保養常識精選

  汽車使用與維修中存在著一些誤念,這些誤念是在汽車製造水平低、修理手段落後、檢測手段缺乏的年代裡長期形成的。這些誤念有時看似正確,其實不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會使車輛受到損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而更大的可能是由此埋下了的隱患,或造成車輛效能下降、磨損加快、壽命縮短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汽車保養常識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的保養常識之一:

  一、盲目拆掉節溫器如果因溫度高而盲目拆除節溫器,冷卻液只能進行大迴圈,不能調節冷卻強度,難以保證在較適宜的溫度下工作,反而使經常處於低溫狀態下工作,造成功率下降,磨損加快,油耗增加。如果節溫器發生故障檢修或更換之後,溫度還高,就應檢修冷卻系統的其他部位,不能拆除節溫器。

  二、溫度怕高不怕低有些人認為行車時溫度怕高不怕低。其實,溫度低時危害性也很大。應根據汽車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正常溫度行車,才能保證的使用壽命。

  三、水泵風扇皮帶越緊越好皮帶越緊並非越好。皮帶過緊不僅會使其拉長或斷裂,縮短皮帶的使用壽命,而且還會因拉力過大,導致發電機軸、水泵軸變形彎曲和軸承的早期損壞。汽車風扇皮帶的鬆緊度應符合技術要求,一般正常皮帶裝配時撓曲度為10-15mm為宜。

  四、用怠速升溫用怠速升溫時,由於轉速較低,機油泵不能較快地將壓入各潤滑表面,油壓也低,使各運動機件在幹摩擦或半乾摩擦狀態下工作;燃油因低溫霧化不良,使未燃燒的燃油***混合氣***竄入曲軸箱,沖刷掉缸壁上的油膜,也會加速機件的磨損。所以,啟動數秒後,應用快怠速升溫,改善的潤滑條件。

  五、用噴燈烘烤油底冬季用噴燈烘烤油底,不但會使機油中的新增劑發生化學變化,失去原有的效能,而且還會使機油膠結、油底變形,容易引起火災。最好的做法是根據當地冬季的最低氣溫選用相適應的機油。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把車輛停放在有保溫設施的車庫內。

  六、氣壓寧高勿低有些人喜歡把氣壓充得較高,認為這樣既可超載又可節油。這是不正確的。氣壓過高,會使接地面減小,磨損加重,而且還容易爆胎。氣壓過高,使的附著係數減小,降低剎車時的制動效果,增大測滑量***尤其是在雨雪路面上***,對行車安全造成較大的危害。氣壓過低也不好,會造成磨胎肩、折胎、油耗增加等。應按上標明的標準氣壓充氣,充氣量一般在標準氣壓的±5%較為適宜。

  汽車的保養常識之二:

  1、避免危險,夏季高溫需防爆胎

  一般人就認為只要輪胎沒破沒裂,能用就用,實在用不了才換。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麼說吧,輪胎好比汽車的“鞋子”,其狀態好壞直接關係到汽車的行駛安全。所以咱還要好好的保護這雙鞋子,養成好的用車養車習慣~

  如何防止爆胎 夏季由於氣溫高,夏天氣溫高,公路路面溫度常常在70攝氏度以上,而汽車輪胎如果長時間行駛,輪胎溫度隨著增高,橡膠易軟化,嚴重時會出現燒胎現象,胎內氣壓增高,極易發生爆胎。車輛高速行駛中遇到堅硬物極易爆胎。大部分爆胎的情況往往是因為胎壓過高引起。

  但這裡有個認識上的誤區,其實胎壓過低同樣可引起爆胎髮生危險。因為胎壓過低時,輪胎兩側大面積接觸地面,會造成“揉胎”,更多的接觸高溫路面,胎內氣體膨脹也容易引起爆胎。在行車中要隨時檢查輪胎氣壓,發現輪胎過熱,氣壓過高,應將車停在陰涼處降溫,不可用冷水潑衝,也不要放氣,否則會導致途中爆胎和輪胎的早期損壞。同時,如果車主還在使用適用於冬季的輪胎,應及早更換為適用於夏季排水效能好的輪胎。

  2、夏季高溫需防打滑

  經常檢查水泵工作情況和風扇皮帶張緊力,風扇皮帶不可沾油,防止風扇皮帶打滑。經常注意水泵漏水情況,同時,要注意將百葉窗開足。

  3、夏季高溫需防氣阻

  由於夏天氣溫高,散熱速度受到限制,汽車行駛途中行駛速度慢,發動機轉速高,散熱困難,易出現行駛“氣阻”,有時發動機稍停熄幾分鐘就難以啟動,使供應油中斷。一旦發生氣阻,駕駛員應立即停車降溫,排除故障,如果你的車是液壓制動,在高溫高速下行駛,制動液易出現空氣“氣阻”,使得制動器突然失靈造成事故。

  4、小心毀發動機,夏季高溫需防缺水

  由於夏季環境溫度高,車輛行駛中發動機很容易過熱導致水箱“開鍋”。高溫天氣行車,水箱內的水蒸發加快,車主應經常對車輛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檢查、保養,包括水箱、節溫器、水泵、風扇等,行駛中多注意水溫表的溫度,當水溫超過100℃時,應及時停車但別立即熄火,應讓發動機怠速運轉,使發動機逐漸降溫,同時掀開機艙蓋,以利於散熱。發現缺水時要立即停車,但不可馬上加水,而應等怠速運轉降溫後再補充水,並注意不要馬上開啟散熱器蓋,以防被燙傷。有條件的話可以保養時使用無水型冷卻液,這樣對發動機也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