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來源和做法

  臘八粥不僅是習俗和美食,更是養生佳品。“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穀類,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你瞭解臘八粥的做法嗎?你知道臘八粥的來歷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的做法。

  臘八粥的來源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蜡祭的遺存。

  《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關於臘八粥的傳說

  傳說1: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 臘八節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2: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3: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臘八粥的食材準備

  • 主料
  • 栗子

    50g
  •  
  • 輔料
  • 蘋果

    適量
  • 枸杞子

    適量
  • 小米

    適量
  • 燕麥

    適量
  • 黑豆

    適量
  • 椰粉

    適量
  • 紅棗

    適量
  • 血糯米

    適量
  • 冰糖

    適量
  • 花生

    適量

  臘八粥的具體做法步驟

  1.食材淘洗乾淨

  2.蘋果要細鹽搓洗後切塊,椰粉準備。

  3.紅棗,花生,枸杞子洗淨

  4.栗子

  5.電壓鍋加水,倒入食材***除了蘋果,椰粉***。加入冰糖

  6.調製到煲湯30分鐘

  7.之後盛入砂鍋,加入蘋果,椰汁粉用冷水調開後加入

  8.再一次煮滾5分鐘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