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就像訪談節目的主持人一樣,我們需要提前做做功課,瞭解我們的談話物件。但當我們開啟一場談話時,是不能保證當下話題能夠一直聊下去的,這就使得預先準備一些備選話題顯得很有必要了,當察覺對方對當下話題意興闌珊之時,自然地轉移一下話題也是一種談話禮貌,如果能避免在談話中發生彼此尷尬的情況,那麼對方對你的印象也不會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拓展知識面

  “要對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最基本的瞭解和認知,這會降低你和他人談論時事時力不從心的風險。”

  書中講到一則故事,據說某一個提供高階陪同服務的公司要求其僱員每天都要閱讀一份社會綜合性報紙,這樣能夠和政客客戶或者企業大亨客戶有聊天的話題。對於當下時事,不要抱著與己無關的態度,多瞭解,說不定在某次談話中就起了作用,而且這也在無形之中拓展了自己的視野。

  而我們需要拓展的又絕不僅限於時事方面,知識面廣對於談話自然有益,所以閱讀各類書籍,觀看紀錄片、訪談類節目等都會對拓展知識面有幫助,正如作者所說:“博聞強識是發掘談資的一個好辦法。”

  警惕過度分享

  在面對面交流,網路世界,工作場合都要警惕過度分享。

  在進行對話之前,告訴自己不要過度分享,比如私人生活,對他人的看法,對工作的看法等等,當然如果是面對足夠親密的談話物件,分享自己的私人看法是可行的,但如果不是,記得提醒自己要適度分享。

  做好了準備,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開啟一場談話了,而面對面對話和非面對面對話也有各自的特點,需要我們加以注意。

  面對面對話

  傾聽,找尋共同語言

  對話能不能有趣地持續,取決於能否找到兩人之間的共同語言,比如你們是同一支球隊的球迷,喜歡同一個作家或導演,喜歡歷史等,對於熟人,這些共同語言更好了解,但如果在對話之前你們是陌生人,那麼這些共同語言就需要在談話中找尋線索了,傾聽對方的暗示,可以指導如何進行談話。

  書中舉例,在一次關於糟糕的天氣的聊天中,有人注意到“糟糕的天氣其實有利於花園中植物的成長”,那麼你就可以問這麼說的人是不是對園藝感興趣。對方可能會給你肯定的回答,否則他就不會本能地把下雨和雨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聯絡在一起了。如果你也對園藝感興趣,對話就會愉快地進行了。

  再比如聊天中知道彼此都喜歡看書或看電影,當對方問你是否看過某本書或某部電影,而你恰好沒有看過,如果你單純回答沒有,這對話就無法繼續推進了,好的迴應是:“不,我沒看過,我應該看看嗎?”這樣就能鼓勵對方告訴你他們自己的看法了,你也獲得了更多的資訊,對話得以繼續,一舉多得。

  觀察他人的眼神和肢體語言

  “如果世界上第二惡劣的罪行是讓人感到無聊的話,那麼最惡劣的罪行就是做一個無聊的人。”——塞西爾.比頓

  在面對面對話中,避免讓對方感到無聊很重要,那麼如何判定對方是否還想繼續對話呢,作者告訴我們要觀察他人的眼神和肢體語言:

  ┃我們可以輕易地看出對方是否眼神呆滯,如果出現眼神呆滯的情況,一般來說就是你讓對方感到無聊了;

  ┃對方正越過你的肩膀看向你身後,想找另一個人聊天;

  ┃開會時對方沒有在記筆記而是在胡塗亂畫;

  ┃對方坐立不安並且偷偷地看手錶;

  ......

  發生以上情形時,我們需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用了錯誤的方式在說話,或者是說的太多,當察覺對方感到無聊了,就要考慮轉移話題或是暫停談話了。

  非面對面對話

  正如作者所說:“在這個高科技時代,各種即時的交流不斷出現,‘對話’不再需要面對面進行了,甚至很多對話不再需要真正的說話了。那麼,當下愈加重要的就是,確保用更恰當的方式說出你想說的話。”那麼在非面對面對話時,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打電話時注意語言和聲調

  我在平時打電話時觀察過,輕易就能感受對方的語言和聲調,甚至是他們是不是笑著說話,不同的方式給人的感受也是大不相同,在說話的時候微笑會讓我們的聲音聽起來更加溫暖,我們的語言和聲調傳遞著我們的當下感受。

  如果對方打電話過來,自己有事不方便長聊,那麼你可以適時跟對方解釋簡單說明原因,並表示可以另找時間回電話;除了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聲調,更要注意對方的,如果是你感覺對方心不在焉,就要意識到你們的對話要自然而然地結束了。

  傳送資訊之前要審查

  我們常常使用傳送資訊的模式來進行對話,包括髮郵件、簡訊、評論等,無論是哪一種,要確保在傳送相關資訊之前進行審查,當對方看到你傳送的錯別字或者歧義的資訊時,對印象也是一種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