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行脫險後應怎樣做的方法

  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災害,但我們可以多一些瞭解地震有關的資訊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那麼,你知道地震自行脫險後應怎樣做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地震自行脫險後該做的事吧!

  地震自行脫險後應儘快撤離險境

  •儘快從家中的危房撤出

  ——儘快到外面開闊的地方去;

  ——臨走前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切斷電源、水源。

  •儘快離開室外的危險環境

  地震自行脫險後應儘快救人

  震後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隊伍迅速壯大,讓更多的人獲救。因此,在救人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先救近處的人,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相反,捨近求遠,往往會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加快救人速度,儘快擴大救人隊伍。

  •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這樣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

  •先救 “生”,後救“人”。在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個農村婦女,她為了使更多的人獲救,採取了這樣的做法:每救一個人,只把其頭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後馬上去救別人;結果,她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救了好幾十人。

  震後救人的方法

  震後救人,環境、條件十分複雜,要因地制宜地採取相應的辦法,這裡僅給出一般的程式、步驟和方法,以及應注意的事項。

  •定位。首先尋找被埋壓人員,並判定其位置。

  ——先仔細傾聽有無呼救訊號,也可用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如果聽不到聲音,可請其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

  ——根據現場情況分析被埋壓人員可能的位置。

  •扒挖。

  ——使用工具扒挖埋壓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當接近被埋壓人時,不可用利器刨挖;

  ——扒挖時要特別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

  ——扒挖過程中應儘早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

  ——扒挖過程中灰塵太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挖過程中可先將水、食品或藥物等遞給被埋壓者使用,以增強其生命力。

  •施救。

  ——先將被埋壓者頭部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體其他部分露出;

  ——對於不能自行出來者,應使其儘量充分暴露

  全身再抬救出來,不可強拉硬拽。

  •救出。對於在黑暗、窒息、飢渴狀態下埋壓過久的人,救出後應給予必要的護理。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

  ——不可使其突然進食、進水過多;

  ——要避免被救人情緒過於衝動;

  ——對於受傷者,要就地做相應的應急處理。

  •運送。

  ——對救出的重傷員,應送往醫療點救治;

  ——對骨折傷員、危重傷病員,運送中應有相應的護理措施。如腰椎受傷者,應讓他躺在硬板上抬送。

  特別提醒:救人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千萬不要給傷者造成新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