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攝影攻略

  絕壁、溶洞、米林、峽谷,郭亮村是隱匿於平靜的小村,而她的村民們憑藉著愚公之力開鑿了絕壁長廊。這裡秀峰突兀,石徑崎嶇,既有泰山的巍峨,又不乏華山的險要,原始荒古,真實自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大家會喜歡!

  郭亮村位於太行山腹地,海拔1752米,距河南省的輝縣大約有70公里的路程。這裡秀峰突兀,石徑崎嶇,既有泰山的巍峨,又不乏華山的險要,原始荒古,真實自然。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間的西漢末年,當時王莽建立“新”王朝,這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農民領袖郭亮,一舉建立了農民政權。後來郭亮欲憑藉太行絕壁峽谷與敵交戰失利後,從會逃寨兵敗山西。後人為紀念這位農民英雄,將他當年戰鬥過的大本營譽稱為郭亮村。

  二百米垂直的懸崖上的郭亮村,它地處山西和河南兩省交界處的密林石山中。郭亮地處太行山腹地,景區的發展是近十幾年來的事,不像黃山、張家界等為世人所熟知.

  600年來,就靠720個臺階的“天梯”攀頂。這天塹之村僅與陵川的錫崖溝相距不路十公里

  海拔1700米的高度,自有絕對的氣勢,郭亮村人民的愚公精神,比他的海拔還高。

  郭亮村最大的奇蹟是橫穿太行山脈的絕壁長廊–郭亮洞,這是走進郭亮村的必經之路。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裡也不比蜀道輕鬆。

  在未打通郭亮洞之前,要進郭亮村必得穿行太行大峽谷,走天梯,天梯十分險峻崎嶇,遂使郭亮村成為與世隔絕的山中村落。

  1972年村內挑選了13名硬漢組成施工隊,在他們艱苦卓絕的努力以及全村老少的共同襄助下。用了五年的時間打通了一條長1250米,寬6米,高4米的掛壁公路。賣了4000只羊,賣了山藥,賣了山上的樹,一個人一天一毛錢的伙食,沒有電力,沒有機械,十三條漢子用鋼釺、鐵錘,用力氣,用血汗,硬是鑿出一條全村發展的出路。

  郭亮絕壁與太行山斷層同樹屬砂質沉積岩,硬度達到8.3級,整個隧道全憑手工打造,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路口的樹歡迎著大家的到來,十三條漢子其中的一個,現在改行做小買賣。

  村子裡的建築儲存著明清時代的風格,單單看這裡,你能想象出這是海拔1700的高處嗎?

  高高的觀景臺,迎來了許多觀景的遊客,高瞻遠矚,郭亮村百米高處,人們在俯瞰滾滾紅塵

  遠遠的“之”字公路,是郭亮村掛壁公路下山的公路

  海拔1700米的絕壁之上,加上瀑布的美感,便是高山流水的韻致,太行明珠的風情,那矗立的絕壁,那屹立不倒的精神,永遠留在心中。

  郭亮村人多姓郭。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將申氏家族發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從山西逃離。全族幾百口人砸掉大鐵鍋,一戶分一塊鍋鐵,各奔東西,但願來年拼回原,全族團圓,故稱“大鍋申”。

  當年一小部分申族人進入河南,躲進太行山中隱居於郭亮村 。 整個郭亮,只有申明富一人於60年代參軍後離開了郭亮村。每逢夏季村民總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襲,房屋倒塌。但事後村民又痴情地壘起“新家”,死守在這裡,汲取著祖輩的先訓和氣息。

  天池是1975年郭亮人在此築壩,修建而成的水庫

  郭亮以秀美山嶺,獨特的石舍而聞名,更以其周圍自然風景吸引著旅遊者。郭亮洞現稱絕壁長廊,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視窗”,日本人讚譽“世界第九大奇蹟"。

  村寨裡樸實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階、石房、石壩、石路、 石碗、石筷、石橋、石斧、石鋤……,讓人完全溶浸在石頭的奇妙懷抱之中。當問起村民為 體用這笨重的石頭營造一切時,老鄉笑話我們道:“石頭是我們的一切,那兒有祖輩的靈氣 ,是後輩的希望,製造石器只花力氣,不花錢。為何不用……習慣了!”

  郭亮村交通攻略

  郭亮村位置: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 地圖上位於河南省北偏西的太行山區。

  南方來的遊客從鄭州乘火車到新鄉站下行車大約1小時。北方來的遊客直接在新鄉下車。轉乘汽車到輝縣行車30分鐘。輝縣每天上午八點中午一點有開往郭亮村和南坪鄉的汽車,行車3.5小時,車費10元。如果時間不湊巧,也可乘車到小寨鄉***10元***下,再轉乘三輪車***2元***前往郭亮,隨時有車。

  郭亮村住宿飲食

  “家家戶戶皆提供食宿,可淋浴。有電話,衛星電視。郭亮村是食宿費用相當便宜的村莊。村子的氣溫比之鄭州低10度左右,需帶必要的衣物。如對溶洞感興趣,最好帶上你的防水手電或者頭燈。村裡物質供應豐富,價格公道,不必自帶乾糧。

  遊覽日程推薦

  村中游覽的時間安排以二日為宜,第一天到達郭亮村,遊覽郭亮洞,觀賞落日與絕壁。第二天遊覽溶洞、喊泉與山林。第三天一早從天梯下山,下午即可返回鄭州。

  十月份滿山紅葉的季節引來許多寫生與攝影者,攝影以晴天一早一晚陽光輝映的懸崖絕壁為最佳。當然,繞到附近古樸的山村拍拍村民們寧靜的生活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