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保持良好的心態方法有哪些

  保持平常心態你要以平常心態要求自己,與平常一樣生活,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無須過分注意營養,可以把休養、調整和總結作為考前的生活節奏,不給自己訂過高的目標,像準備日常考試那樣準備高考。開車也是一樣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開車保持良好的心態,希望能幫到你。

  開車保持良好的心態

  新手在剛上路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新手們剛上路,開車時都是慢悠悠的,導致後面又是鳴笛又是亮燈,給新手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其實這個時候,新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鎮定,不能慌亂更不能不知所措,一定要冷靜、理性地按照程式一步步來。 這對減輕駕駛疲勞、放鬆緊張神經會有一定幫助,但要把音量關小。新司機剛剛學會開車感覺特“爽”,這時候很容易忘乎所以,若音量過大,就會加重聽覺負擔,分散注意力,降低判斷情況的準確性,導致事故的發生。

  新手開車時,要預想到前方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轉彎時,看不到的地方可能會躥出一個人;過十字路口時可能會有車或人突然殺出;前方車輛可能會突然急剎車等。通過這樣的預想,自己就會有一個心理準備,將車速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防患於未然。

  一是不要慌。駕車前,應儘量放鬆,不要緊張。緊張易使該做的動作不敢做,該走時不敢走,該停時卻停不了,容易引發事故。

  二是不要急。駕車要膽大心細,急躁不得。情緒急躁容易顧此失彼,造成操作失誤。

  三是不要快。要記住十次事故九次快。

  四是不要鬥氣。初學駕車由於駕技不熟,常會被催、被擠、被堵。“受氣”時,千萬不能意氣用事,賭氣意味著危險。

  五是不要貪。初學駕車興致高是可以理解的,但開車時間過長沒有好處。既容易引起身體疲勞,又容易因為過度興奮而影響判斷力。

  新手開車前要在心裡盤算好駕駛的要領,並熟悉一下剎車、油門、離合器,以防緊張時將油門當剎車踩;熟悉一下各擋位,因為新手上路一緊張就會忘記增減擋,汽車的怒吼聲對於新手來說經常是充耳不聞,經常會將手動擋車開成自動擋。

  新手在初次上路的時候,最有可能犯的錯誤就是忘記換擋。加上在“真刀真槍”的環境下或多或少會有緊張情緒,一時手忙腳亂是常有的事情。

  新手在城市道路上開車,守著自己一條行駛道、不變道、不超車是不現實的。那麼,新手一旦決定超車時,應該果斷、堅決地儘量靠近前車,這樣可以節省超車的時間,千萬不可猶豫不決,很多碰撞就是在“優柔寡斷”中發生的。 變道時一定要通過反光鏡觀察鄰近車道的車流情況,根據後車速度判斷變道距離。

  此外,變道時,按照交通法規,要提前開啟轉向燈方可變道,否則,一旦發生碰撞事故,變道車將負全責。 新手最初上路最好能有人陪同。有會開車的朋友坐在身旁,就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開車也有了“主心骨”,也就不會因為特別緊張而手忙腳亂,技術也就能得到正常發揮,一旦駕駛中出現什麼差錯,也會得到及時的提醒和幫助。

  三種心態開車要不得

  1、僥倖心理要不得

  8月28日,記者在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採訪,遇到一韋姓駕駛員,因超速開車正在接受處罰。他告訴記者,前幾天,從長壽城區到石堰鎮普子村接一個朋友,認為街鎮道路上可能有監控,因此,在長葛路上時速達到了80公里。

  沒有想,被路邊的流動測速器監測到。第二天在網上查到一條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下的違章資訊。韋師傅感到後悔不已。主動到交巡警支隊接受***200元,記3分的行政處罰,並表示今後駕駛過程中不再存有僥倖心理,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張彪說,僥倖心理是指明知不可能,還想一試,期盼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心理近似賭博心理。目前,我區仍有一部分車主有僥倖心理,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開車技術過度自信,看到某個路段沒有交警、沒有攝像頭,出於僥倖心理作祟,就會產生一種只要不出事,即使違規了也沒人能抓住把柄;汽車穿越十字路口、窄路、險橋或事故多發路段時,駕駛員對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估計不足,自認為會平安無事而僥倖通過,結果導致違章肇事;行車途中喝酒,認為少喝點也許沒事,但端起酒杯往往不能自控,致使酒後開車而違章肇事;有的駕駛員明知車輛有毛病,但因趕路心切而不停車檢修,認為還剩幾里路就到家了,估計不會有問題,結果發生了事故。

  2、報復心理使不得

  在晏家快速通道上,記者看見,一輛福特轎車的駕駛員打算超車時,前面的一輛小型貨長安一直佔道不讓行,經多次鳴笛,對方不理。在經過大眾混凝土路口時,這輛福特轎車有了超車的機會,便急忙加速,同時還來了個“甩一盤子”的小動作。

  所謂的“甩一盤子”就是,在超車時,一旦有機會超越前車,便急忙加速,待前車車頭與自己後車箱並列時,便加大油門超越。爾後猛向右一把方向再向左猛打一把,使自己車尾猛地甩向前車車頭。這樣車頭要麼撞到自己後車箱,要麼就會為躲避自己而駛上人行道或掉進路外水溝或田地,發生事故。

  張彪認為,這就是福特轎車的駕駛員不良心理障礙的“作祟”。常在路上走,哪能事事都順心。報復心理強烈的人在駕駛機動車輛時,常常會因為別人在開車中的有意或者無意的錯誤對自己造成的影響而心存芥蒂,千方百計的要進行報復,往往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為了行車安全,駕駛人應加強個人修養,一旦無命萬事休,常把“忍”字掛心間,使自己襟懷寬闊,杜絕開鬥氣車、開英雄車。

  3、從眾心理學不得

  經常往返於重慶和長壽的穆先生講過這樣一個例子,在渝長高速洛磧路段經常會有農戶在應急車道旁邊叫賣李子,即便知道在高速路上停車購物屬於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穆先生依舊覺得既然大家都買,自己跟著買點也沒什麼大問題。

  區中醫院院長龔致平說,從眾心理是指隨大流,也即大家都這樣、我也這樣。穆先生的這種心理就是從眾心理的一種表現,如同有人打壞了一塊玻璃沒有及時修好,別人就很可能受到某種暗示,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穆先生看見其他人去買,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會跟著其他人去買。

  張彪建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提倡的是健康的從眾心理,不論受那種因素的影響,也不論產生什麼樣的心理,表現出來,就是一種態度。心態左右著行車安全。良好的心態是保障安全行車的根本之所在。駕駛員是高危行業之一,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安全駕駛,而不辨是非的從眾心理,是萬萬學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