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作為一個學生黨,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是不能少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良好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良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小步子大目標。

  在複習的過程中,再給自己定製一個巨集偉的目標的同時,複習時一定要做到從點滴開始。不漏掉任何一個小小的知識點,一步一步踏實的往前走。

  第二,抓緊抓好課堂每分鐘。

  有三個要領,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上課盯著老師兩個眉毛之間,就盯著老師的印堂穴。第二個步驟,跟著老師思路走,老師講到什麼地方你就跟到什麼地方,會的同學你要跟,不會的同學不要跟。你跟幾次,你的大腦聯絡系統就接通了。第三個步驟,就是完成老師的作業,太重要了,其他的不做。

  第三,解決偏科問題。

  偏科是考試的大忌,文科的考生一定要解決數學偏科問題,理科的考生要解決英語偏科問題。

  第四,扶強補弱,重點補弱。

  每個同學都有強項弱項,你重點是扶弱項。弱項提高的幅度大,數學假設是100分,你提高到110和115分,相對比較容易。效率和時間並重。不要挑燈夜戰、題海戰術、靠時間來強攻。

  第五,誰做誰成功。

  充分利用每人每天兩個記憶最好的時間。任何一個人,一天當中有兩個時間段記憶最好。哪兩個時間呢?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另外一個早晨起床後半小時。經過一天一個人最好時間的記憶強化,基本上就記住了。在考試前再系統整理一下,就可以了。

  第六,文理科交叉複習,或者叫理文科交叉複習。

  文理科交叉複習,誰這樣做誰效率高,誰成績也就上去了,非常簡單。這個原理是經過大量實踐證明的,只要你用就行了。

  第七,跟著老師走。

  無論你是重點學校的,還是一般學校的,你就跟著老師走,沒錯。老師反覆備課,按照教學大綱做準備,比你強多少倍。你跟著老師的步驟走,沒錯。不要做那些沒用的東西。

  第八,學會放棄。

  目的是退一步,進兩步。有的同學複習功課,7點到8點做數學,做到8點還有兩道數學題沒做完,不行,非得做完不可,吭哧吭哧做到11點,累得要死,兩道題沒做出來,其他功課也沒複習,垂頭喪氣的。怎麼辦?7點到8點做數學,做到8點兩道數學題沒做出來,不做了,先做其他功課。做到11點,如果都做完了,有時間再做兩道數學題,要學會放棄。考試也是一樣,先做簡單題,再做中等題,再做難題。

  第九,調節好心態。

  心態好,學習複習質量高,考試考得好。

  第十,規範答題。

  書寫工整好認、善用學科語言、解答邏輯清晰,要點全面科學,打動評卷老師。

  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1、讀得慢,長期下來讀得少。

  2、閱讀中有30%~50%都是沒用的。

  3、敲打節拍來避免大腦閱讀出聲,以刺激皮層,但不可依賴過多。

  4、情緒是可以操縱的,儘量往好的方向引導,行為才會改變。

  5、預習學會20%,上課學會50%,回顧學會100%,複習時應無新知識。

  6、寫下問題,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徹。

  7、先背佐證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積累才能理解的。

  8、跟同伴一起學,討論能減少偏差。

  9、給大腦0.5~9小時來處理資訊,再回顧才會有新收穫,不要在難點上停留。

  10、鍛鍊左手。

  11、隨身攜帶相機或小本子,記錄靈感,如音樂寫作或繪畫。

  12、把大事化為小步驟寫在to-dolist上,會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13、長時間學習後立即睡覺,大腦才能在睡眠中處理和加深知識。

  14、傾聽微弱的聲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練習3分鐘。

  15、新詞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16、學會尋找情緒高昂的物質來驅動自己。

  17、利用空閒的等待時間來做事,隨身攜帶書籍,手工或電話單。

  18、每天做件不願做的事。

  19、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經,延緩大腦衰老。

  20、自己跟自己對話。

  21、要學一本書,20%是書的觀點,能延伸80%的知識是真正的學習。

  22、提前粗略自學2年後的知識,能讓現在的學習輕鬆不少。

  23、靈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幾個舊點子的合成品。

  24、緊張時腎會積尿,身體供水不足會導致大腦發揮失常,考前試著喝點蔬菜汁或水果汁。

  25、學會腹式呼吸。

  26、養成記關鍵詞的習慣。

  27、多總結。

  28、做思維導圖/心智圖。

  29、從整體上記憶和理解。

  30、大腦有忘記痛苦的特徵,學習時要保持良好心態。

  31、多說話,並提高話語的質量。

  32、帶病用腦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33、小學課文裡列寧和椅子的故事,暗示的正是列寧會速讀,而且記憶力驚人。

  34、利用吸引力法則:你生活中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你會成為你心裡想的最多的那種人,你也會擁有你心裡想的最多的東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你在心中見到的,將會成為你手中得到的。

  35、學會速讀:閱讀就像騎自行車,騎到一定速度才能騎得好,騎得順暢。

  36、高速大量的輸送知識,俗稱吞鯨式讀書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會讓大腦更靈活。

  37、眾多技巧之一,去“做”,絕不要期待任何“結果”。

  38、一時一事,花5分鐘也好10小時也好,一口氣做完。

  39、優柔寡斷是嚴重的浪費時間,不要超過60秒。

  40、把工作分成小部分做,會有分心的危險。

  41、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強,休息就越有效果。

  42、攝取肉類容易分散精力。

  43、勤於模仿,如手段,技術和語言,別人做事時不要躲得遠遠的。

  44、自我講授,像老師教學一樣把資料概述出來,疑點會變得清晰。

  45、每天學習更深一點,而不是更廣一點。

  46、漩渦效應:錯誤往往會接二連三地犯,保持平穩心態。

  47、持續分析,反饋,突破。

  48、讀書分類,讀法也分類,如細讀,瀏覽等。

  49、對生活觀察入微。

  50、不要問:“為什麼我失敗了?”,而應該問:“我做了什麼?”

  讓孩子自主快樂學習的好方法

  要點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定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要點二、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隻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家長要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專案,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其實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

  如果是要培養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要點三、讓孩子體會成就感

  家長在學習上不要大包大攬,但是在培養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意識的作為。

  莫言為什麼會喜歡寫作?他自己回憶說,就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把他的文章當作範文讀出來。

  我為什麼會喜歡數學?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個做出了老師佈置的某個難題,老師從講臺上奔過來,摸摸我的頭問,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比吃一顆糖還高興?我說是的。從此以後就喜歡上了數學,認為自己數學行啊。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小孩子要鼓勵,要給他成功的體驗,培養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

  作為家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有一點可以做,就是讓孩子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點四、別再逼孩子上補習班,鼓勵自學+討論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上課,課後作業很多了,家長還逼孩子上補習班,說各種補習班好,別人家孩子都可以,自家的孩子就不能堅持,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厭學!

  而且,現在很多補習班魚龍混雜,資質也很值得懷疑。並不是說上補習班,成績一定很棒,其實這樣累壞孩子,到真正學校上課又無精打采,得不償失!

  所以,家長一定要遵從孩子的意願,不要事事都逼迫孩子。其實,孩子和夥伴們在一起學習討論,這樣的方式比上輔導班強太多!

  同伴之間的討論互助。自己學會的東西,教別人一遍,自己領會的更深,而且討論可以產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討論的結果是雙贏的,孩子的溝通能力、合作意識也能得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