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因素對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探討論文

  心理因素是運動、變化著的心理過程,包括人的感覺、知覺和情緒等,往往被稱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因”。事物發展變化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內因和外因。而內因一向被認為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則是第二位的原因。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因素對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理因素對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 :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動機、興趣、意志、性格、情感等,這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方面論述了心理因素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的影響 學習能力

  Abstract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psychological factors mainly motivation, interest, will, character, emotion, etc. These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growth. This article from the motivation, interest, will, character, etc.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factors;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learning ability

  教育有多重目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開發學生的動機、興趣、意志、性格、情感等心理特徵。教育不但要注重學生的智力開發,更要注意學生心理因素的開發,因為這些心理因素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影響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重要影響。學習動機就是激勵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對於大學新生來說,大學生活是那麼的愜意:沒有題山題海,沒有老師、家長催促勤奮學習的喋喋不休,沒有一天一小考、一星期一大考的考試後排名的壓力,大把的時間由自己支配……大一新生會在懵懵懂懵中走完自己大學的第一年:高考的壓力沒有了,缺少對自己人生規劃的能力和動力。大二時大學生活帶來的新奇感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腦子裡充滿了幻想,幻想自己畢業後的前程似錦以及自己的種種巨集偉抱負。

  等到了大三則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就業還是考研。無論是哪種選擇,努力都是必須的,於是,翹課的少了,上課玩手機的少了,專心聽課的多了。上課時開始搶佔前面的位置,上午八點的課六點就有學生去教室佔位置,大一大二時校園常見的課堂上前面位置空兩排的現象再也找不到了。有了自主學習動力,學習熱情就變得空前高漲,每天的自習室都是人滿為患,每天的教學樓裡都有學生四處找自習室的身影。大四時考研的學生繼續努力為考研做準備,準備就業的學生則忙著為就業夯實基礎,準備就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如果每一位大學新生在剛入校時就思考自己的大學四年怎樣度過?怎樣度過豐富而充實的大學生活?面對未來自己有什麼樣的人生規劃?怎樣去合理的利用時間?如果大學生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了並付諸行動,大學生活就會豐富多彩,學習就會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就會有一個明確的人生規劃,從而度過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否則大學四年就會在迷茫和困惑中度過。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懷特海曾說:“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裡,他應該站起來,四處?磐?。”

  性格和學習也有比較密切的關係。性格比較沉穩的人在學習中比較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從而學習效率就會比較高,學習效率高了成績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性格比較活潑的人則相反,在學習中表現出有選擇性的特點,對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會比較快的進入狀態,對自己不喜歡的課程則很難做下來,比較容易偏科。性格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髮展,性格不同的人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做出的判斷和行為也會不同,判斷和行為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成功不能複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會有許多經歷、經驗和教訓,擁有良好性格的人會不斷的總結,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從成功中獲得前進的力量。

  天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學生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但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從小所受到的教育不同,他們長大後的心理因素往往就會有很大的差別,而心理因素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烈,學習目的不明確,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是對學習採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相反,如果學習動機強烈,學習目的明確,就會自覺地去學習,不用家長、老師去督促,這樣學習就會變得輕鬆且充滿樂趣。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有的學生目標很明確,上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四年後的考研,所以大一時,當別的學生在忙著放鬆自己時,目標明確的學生繼續延續高中的學習習慣,每天三點一線的往返於宿舍、餐廳、教室,當別的學生還在夢遊周公時,他已經悄悄起床開始了晨讀。當別的學生在宿舍看韓劇看得淚眼婆娑、打遊戲打得廢寢忘食時,這些目標明確的學生正在自習室潛心鑽研。在忙著找各種機會放鬆自己的學生看來,這些目標明確的學生生活像個苦行僧,可對目標明確的學生來說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忙碌而充實,他們奔波在為理想而奮鬥的道路上,辛苦而快樂!

  我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是密切相關的,這項研究說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推動力,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的取得又反過來會強化學習興趣,二者形成良性迴圈。對學習有興趣了就會努力去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濃厚的興趣是創造性學習的重要條件。沒有動力、沒有興趣、沒有積極性去學習,就不可能有效地掌握知識,成績就不可能有效提高。意志力強的學生,面對挫折時是愈挫愈勇,學習成績會不斷提高。就比如輸在起跑線上的哈佛男孩於智博留過級,在班裡考過倒數,上的高中和大學都名不見經傳,按照大多數人的看法,於智博的人生不會太出彩。但於智博靠自己從小培養的不服輸等軟實力精神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譜寫了自己多彩的人生:轉入名牌大學,進入500強企業,考上哈佛商學院MBA。27歲畢業後成為花旗銀行“全球領袖計劃”成員,28歲擔任聯想集團總裁助理。現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抗挫力等軟實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這個馬拉松長跑中能脫穎而出,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度過健康快樂的人生。

  興趣和愛好會促使人們去探索去實踐,進而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當人們迷戀於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時,人的潛力就會充分發揮出來。例如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孔祥瑞。雖然他只有初中學歷,但是就是這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天津港碼頭工人,由於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從而迸發出了無限的學習潛力,在不斷的學習工作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創造了150項革新,給國家帶來8000萬元的效益。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敬業與樂業”,敬業,也就是責任心,也就是要熱愛自己的學業或工作;樂業,即趣味,指一個人不僅樂意去做某件事,而且從中領略出趣味來。梁啟超先生圍繞“敬業”和“樂業”展開論述:在敬業的基礎上樂業,樂業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 注重大學生心理因素的開發

  一些學生或由於考試的壓力,或出於個人的一時心血來潮,或因教師幾句讚賞的話語等,一時學習動力十足,步入勤奮學習學生的行列。但這種動力是不大可能持久的,因為刺激產生學習動力的那些因素只是外因,要使學生形成長遠的學習動力,就必須靠學生的內因起作用。我們都知道,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只有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學習的意義、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從內心願意去努力學習,這樣有動力的學習才會長久保持下去。

  學習目的和動機正確了,如果教師授課方式和內容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慢慢就會消失,所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研究怎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久保持下去。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由此可見,孔子非常重視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大作用。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就是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之上,從實際情況出發運用不同的方式施以教育,保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如果不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照本宣科,一本教案包打天下,不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要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則無異於痴人說夢,有時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應。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起點是個性,教育的任務就是要使個性向多方面、多角度發展,並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有效教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育物件的不同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尋找能夠促進激發學生充分發展的教學手段、方法,增強教學的個性化色彩,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得以顯現。現在的課堂由於多媒體的應用而變得豐富多彩,知識的拓展和深化增加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填鴨式的教學讓位於合作、自主學習,體現了課堂以學生為主的思想。

  學習沒有動力不行,有了動力還必須善於學習。也就是學習要注意學習方法,不能死學。法國的物理學家朗之萬在總結讀書的經驗與教訓時深有體會地說:“方法的得當與否往往會主宰整個讀書過程,它能將你託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將你拉入失敗的深谷。”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學習方法是多麼的重要。有的學生每天很忙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可考試結果一出來,成績並不理想。原因就是學習時不善於思考,不善於歸納總結,總是學一道題會一道題,一旦這道題改頭換面就不會做了。每位學生都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良好的心理因素能促進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和課下輔導中必須重視學生優秀心理因素的培養,以期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