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怎麼炒股的

  巴菲特說真正的交易者,只關心兩件事:

  1、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對了怎麼做

  2、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錯了又怎麼做

  未來的行情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你唯一用到的東西就是規則——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讓你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側。

  盈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你買入的目的不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

  什麼時候大盤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

  事實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我的交易大部分時候都是“計劃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計劃”:盤後去看走勢按規則確定怎樣做,交易時間做的就只是按規則去交易。如果要在交易時間中的波動裡,考慮那些哪裡買進或賣出問題,相信很多時候,我同意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

  我從來就不認為買進的具體點位在交易中佔據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買單才追求具體買入點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過於注重具體買入點位,會得不償失,會損失更多的機會和利潤。

  買入的具體點位不會是我交易的重點,我每天在盤後看看當天及之前的走勢,憑藉經驗判斷一個方向,找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區,然後買入持有。我從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價格究竟會在幾角幾分止住,但卻有很多朋友強調,在他們的交易裡具體買入點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精確的買點在你的交易中佔據了很關鍵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勢是怎麼產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麼。

  巴菲特的永不虧損的投資祕訣可以濃縮為一句話:安全第一,賺錢第二。

  那麼在什麼時候我們才有機會找到相對於價值股價被嚴重打壓而具有足夠安全邊際的便宜股票呢?平常生活中,我們在商場裡經常碰到有很多商品打折,而且有時打折打得很厲害,但在股市裡會有股票打折而且打的折扣很大的情況嗎?有!

  那就是在市場犯下愚蠢錯誤的時候。

  再打個比方,打球要想戰勝對手,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

  一是你正常發揮不犯錯誤;

  二是對手犯下愚蠢錯誤,使你有機會得分。

  投資要想戰勝市場,同樣如此,一是我們自己儘量避免犯錯誤,二是等待我們的對手市場先生犯下嚴重錯誤,以嚴重低估的價格賣出股票。

  正如巴菲特所說:你一生能夠取得多大的投資業績,一是取決於你傾注在投資中的努力與聰明才智,二是取決於股票市場所表現出的愚蠢程度。市場表現越愚蠢,善於捕捉機會的投資者盈利概率就越大。

  拳擊比賽中,兩個對手大部分時間是在試探,是在躲閃,都在等待對方出現大的漏洞,然後一擊制勝。

  巴菲特的工作像一隻雄獅,遠遠看著野牛群,靜靜臥著,看看有沒沒有一頭野牛犯下愚蠢的重大錯誤,離開牛群。巴菲特等待的機會就是有人犯下大錯:股市在那兒,僅僅是作為觀察是否有人出價去做某件蠢事的一個參考而已。

  一旦發現市場出現錯誤,巴菲特就會像守候野牛多時的雄獅一樣,一下子撲過去,捕獲一個大獵物。

  巴菲特根據人性發現,市場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兩種:一種是過於恐懼,一種是過於貪婪。在投資世界,恐懼和貪婪這兩種傳染性極強的流行病,會一次又一次突然爆發,這種現象永遠存在。

  可以確定的是,恐懼和貪婪肯定會一再發生,肯定會引起股票市場價格與價值的嚴重偏離。但無法確定的是何時會發生,以及發生時後果有多嚴重。

  但巴菲特告訴我們,利用市場波動賺錢的方法卻始終如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當別人過於貪婪時,市場會明顯被過於高估,這個時候你要懷有一顆恐懼之心,不要輕易買入;當市場過於恐懼而過度打壓股價時,會導致很多股票股價被嚴重低估,別人都恐懼得不敢買入,這時你反而要大膽貪婪,大膽地逢低買入。

  我們很多人喜歡股市大漲,巴菲特卻喜歡股市大跌:股市大跌反而是重大利好訊息。原因很簡單。股市大跌時,投資者由於恐懼而紛紛低價拋售,會形成更大的安全邊際,巴菲特可以趁機貪婪地大量買入質優價廉的便宜貨,當然高興得很了。

  巴菲特喜歡大跌,因為大跌才有機會大量低價買入好股票,才有可能以後賺大錢:只有資本市場極度低迷,整個企業界普遍感到悲觀之時,獲取非常豐厚回報的投資良機才會出現。相反,在股市大漲時,投資者因為貪婪而高價追漲買入,股價大漲使安全邊際減少甚至消失,巴菲特想買股票卻找不到價廉物美的好股票,當然不高興了。和大多數人相反,越熱門的股票,巴菲特越不感興趣:大部分人都是對大家都感興趣的股票有興趣。

  其實,無人對股票感興趣之日,才是你應對股票感興趣之時。熱門股票反而很難賺到錢。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那麼巴菲特是不是這樣做的呢?1972年,美國股市是一個大牛市,股價大幅上漲。50只著名成長股的平均市盈率上漲到天文數字般的80倍。

  由於股價太高,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無法買到股價合理的股票,他為此非常苦惱,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過度好色、喜歡嫖妓的小夥子,來到了一個荒無一人的小島上,我想買卻什麼也買不到。

  1972年時,巴菲特的股票倉位不足16%,84%的資金都投資於債券。

  1973年,股市持續下跌。

  到了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下跌近一半,每個人都恐懼得不停丟擲股票。

  在大牛市時,巴菲特的投資慾望近乎枯竭。但在熊市裡,他的投資慾望卻大大膨脹。在熊市中一片悲觀中巴菲特高聲歡呼: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妓院一樣。買股票的好時候到了。

  巴菲特在1973年至1974年美國股市大蕭條時期瘋狂地買入股票,活蹦亂跳得像一匹小馬駒,等到後來股市大幅反彈時,大賺一筆。

  巴菲特這種投資策略在美國股市靈驗,在中國股市同樣有效。

  想一想,2001年6月,上證指數漲到2200多點時,幾乎所有股票的股價都過高,但幾乎所有人都在瘋狂買入股票。卻沒想到後來5年上證指數持續下跌,跌幅超過一半。當時如果你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你就會避免巨大的虧損。

  想一想,2005年6月,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時,當時便宜的股票遍地都是,卻幾乎沒有人願意買股票。如果你當時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到2007年年底上證指數已經超過5000多點,短短兩年半你就能賺到5倍以上的驚人回報。

  如果你想在股市中賺錢,一定要牢記巴菲特的格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其實中國古人早就總結出了這一原則: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別人爭相拋棄時,我反而收取;別人爭取收取時,我反而給予。為什麼?正如古代著名大商人陶朱公的老師計然所說: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當人人爭搶股票,導致股票價格上漲,貴到離譜時,往往股價被過於高估,反而必將下跌,轉貴為賤。此時,我們應該把儘管價格很貴但被過於高估的股票看得像糞土一樣,毫不留情地賣出。當人人爭拋股票,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賤到離譜時,往往股價被過於低估,反而必將上漲,轉賤為貴。此時,我們應該把儘管價格很低但被過於低估的股票看得像珠寶一樣,毫無恐懼地買入。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越旱越要買船,因為大旱後會有大水。越澇越要買車,因為大水之後往往會有大旱。

  大漲如大水,大跌如大旱。大漲大賣,大跌大買。

  越是大漲越要拋,因為大漲之後必有大跌;越是大跌越要買,因為大跌之後必有大漲。

  看來巴菲特投資的智慧和我們古人經商的智慧是相同的,尋找與眾不同的方向,才有可能賺大錢。需要說明的是,買賣決策的依據不是漲跌的幅度大小,而是相對於價值而言價格是太貴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