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為什麼投資比亞迪原因是什麼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點,那麼巴菲特為什麼會投資比亞迪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原因

  吸引投資界傳奇式人物巴菲特和他的投資團隊的不僅僅是比亞迪公司本身,更為重要的是其領導者王傳福。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將王傳福描繪成一個兼具愛默生和韋爾奇混合氣質的未來全球商業領袖。為了證明自己公司電池的環保性,王傳福曾當著巴菲特繼任者的熱門人選之一、中美能源公司董事長戴維·索科爾的面,喝下自己公司製造的電解液。索科爾對巴菲特說:“這傢伙***王傳福***很有魅力,你一定很想見他。”

  此後,比亞迪終於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睞。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稱王傳福是“真正的明星”。

  巴菲特的投資習慣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而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侷限,很難對投資物件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投資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次數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

  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罐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底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複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每當巴菲特對某一企業表示有收購的興趣時,他會對企業主清楚地表示:

  1. 他不會干涉公司的運作或治理;

  2. 他將決定最高主管的僱用與薪酬規定;

  3. 任何分配給該企業的資金都有標價***一最低報酬率***;此一程式在鼓勵企業主,將營運產生、但再投入的回報率不高於前述標價的多餘資金,歸還給波克夏總部,而非滯留於該事業低迴報的專案上。 這些現金便可釋放出來,以投資在較高報酬率的機會上。

  巴菲特所採用的“放手***hands-off***”模式,不但極具吸引力,而且讓管理者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使他們能表現得就像企業主一樣,制定出最後的決策。由於賣方在所有權售出後,仍可在企業的經營上,獲得想要擁有的獨立空間。因此巴菲特的收購策略,往往有令人滿意的價格出現。

  除了現金流的管理能力外,巴菲特在資產負債表的管理上也可圈可點。自從接掌波克夏之後,巴菲特在制定決策上,特別注重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成功讓波克夏的債信評等,始終維持在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所評價的最高等級Aaa,因此能享有最低的舉債成本。根據2005年的資料,全球只有八家公司的債信評等,能維持在此一水平。巴菲特對波克夏的狀況相當滿意,相信它是少數能在經濟及自然災害中屹立不搖的企業。巴菲特近年來也不斷重申,波克夏旗下的巨災保險事業,是他認為唯一在金融風暴中,仍可不受影響、繼續營運下去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