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期貨市場介紹

  所謂期貨市場是指交易雙方達成協議或成交後,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進行交割的場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中國三大期貨市場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中國三大期貨市場

  鄭州商品交易所是我國第一家期貨市場試點,由遠期現貨交易起步,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標準化期貨合約交易,實現了國務院確定的由現貨市場起步向期貨市場發展的目標。1998年8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交易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為期貨合約的集中競價交易提供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並履行《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和《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規定職能,不以營利為目的,按照《鄭州商品交易所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三家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會員制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範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大商所目前的交易品種正式掛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大豆和豆粕。其中,大豆是交易最為活躍的品種,玉米是2004年9月22日正式掛牌交易的新品種。開業至2004年8月底,大商所累計成交期貨合約5.3億張,累計成交額16.6萬億元。大商所目前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

  上海是我國期貨市場試驗起步最早的地區,1995年期貨市場整頓,批准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及由石油、建材、農資、化工四家合併組建的上海商品交易所為試點期貨交易所;根據國務院1998年8月關於進一步整頓規範期貨市場的要求,上海三家交易所實行合併,組建上海期貨交易所,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於1999年12月正式營運。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能,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銅、鋁、天然橡膠等三個品種的標準合約。

  商品期貨市場三大交易策略

  1.主動型策略

  管理期貨***Managed Futures***和商品交易顧問***CTA***通常採用主動型交易策略。主動型策略包含四個子類,價格預期、遠期曲線交易、價差交易和波動性交易。作為對比,債券市場主動型策略分為利率預期、收益率曲線變動、收益率差異和個券選擇。除了個券選擇外,兩個市場的策略完全相對應。

  ***1***價格預期,是依據基本面或技術面,對商品價格走勢漲跌做出判斷。戰略性拋空策略就是預期商品價格將會有大級別的下跌。一般而言,價格預期包含趨勢性策略和反趨勢性策略。在商品市場活躍的CTA基金,大部分採用的是趨勢性策略***Trend Following***。趨勢型策略的理念是“讓盈利充分增長、及早止損***Let Profit run, cut loss quickly***”。因此,絕大多數CTA基金的收益率分佈與做多波動率類似。

  ***2***遠期曲線交易,是通常講的跨期套利。跨期套利的實質在於,對商品遠期曲線形態***或期限結構***進行交易,在遠期曲線形態的變動中尋找套利機會。影響商品遠期曲線形態的因素有:庫存、利率、持有成本、季節性等。

  ***3***價差交易,是通常講的跨品種套利和跨市套利。由於不同商品之間,或者同一商品不同地域之間,價差會發生變化,可根據價差變化尋找交易機會。可以分為三類:A.裂解價差***Crack Spreads***,如汽油裂解、取暖油裂解、大豆壓榨等。B.跨市套利***Location Trades***,如NYMEX與Brent原油套利、倫敦與上海銅套利等。C.跨品種套利,如銅鋁套利、大豆玉米套利等。

  ***4***波動性交易,是對商品價格波動率***Volatility***進行交易。價格預期是對商品價格走勢方向做出預測,而波動性交易是對商品價格波動率方向做出預測。基本的波動性交易策略可分為兩類,做多波動率***Long Volatility***和做空波動率***Short Volatility***。常使用的工具是期權,也可以通過“期貨+止損”來構造類似策略。

  一般情況下,商品交易顧問***CTA***都會綜合採用不同的交易策略。以Global Advisors為例,該CTA基金通常採用10種左右的交易策略,綜合考慮基本面和技術面因素。嚴格限制單一交易策略的資金使用比例,嚴格設立止損,並採用VAR和De@r等手段對總體風險進行控制。

  2.被動型策略

  大型巨集觀基金、共同基金甚至養老基金通常採用被動型策略,通過指數化、買入並持有一攬子商品,主要是通過購買商品指數基金的形式。對於這些大型機構,商品市場是其戰略性資產配置的組成部分。根據1991年Brinson, Hood&Beebower研究報告,在養老基金回報中,92%歸功於資產配置因素,而證券選擇僅為4.6%,市場時機僅為1.8%。上世紀80年代後,這些大型機構開始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傳統資產類外尋求替代型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商品則是其中一種。

  商品具有許多天然的優勢。由於商品與傳統資產類***如股票和債券***負相關或零相關,對經濟週期和通貨膨脹的反應也不同,將商品加入傳統投資組合能夠增強組合的Sharp率。尤其在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背景下,商品是真實資產類的屬性,決定了商品有著股票和債券不可比擬的優勢。此外,商品期貨投資本身具有內在收益,如現貨收益、展期收益和抵押收益等,持有商品會在長期獲得增值。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大型機構不一定直接參與到商品期貨市場的交易中。例如,在2004年原油上漲行情中,有大量巨集觀基金、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購買原油合約並長期持有。他們參與市場的方式,主要是購買場外交易的遠期合約,或者銀行和能源交易商所提供的商品指數基金。而銀行和能源交易商則在期貨交易所釋放面臨的風險。後者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分類中表現為商業性機構***commercial***,而非大投機性機構***non-commercial***。

  3.混合型策略

  混合型策略旨在有限使用主動型策略,對被動型策略進行優化。一種典型混合型策略是採用“核心-衛星”資產配置模式,即將組合中的核心資產採用指數化、被動型策略,而將其他部分資產採用主動型策略。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商品價格具有均值迴歸的屬性,在被動型策略基礎上,減持處於高價位的商品,增持處於低價位的商品,可以增強組合的績效。

  期貨市場的組織結構

  期貨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個部分組成

  1.期貨交易所;

  2.期貨結算所;

  3.期貨經紀公司;

  4.期貨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