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核銷是什麼意思

  外匯核銷分全額核銷和差額核銷,一般來料加工企業採取差額核銷的辦法,你們知道它還有哪些內容嗎?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們具體介紹一下吧。

  外匯核銷的原因

  人民幣不可以自由流通和兌換,正是這種貨幣政策,讓做進出口生意的企業既省了不少事兒,但又帶來一些不便。省事兒的是,絕大多數生意都是美元成交,你幾乎不用考慮美元匯率的變化會給你的生意帶來什麼風險。麻煩的是,每次要用點兒美金就不能隨便從兜裡掏得出來,特別需要進口大筆貿易時。想***的,更是沒門。總之,這種貨幣政策好壞參半吧。

  但國家要真正實施這種貨幣政策,還真費了不少功夫。匯率的穩定還好辦,國庫裡有大筆的外匯儲備。需要外匯的企業多了,美元看漲,央行就從外匯儲備中換點兒美元出來。外貿市場的外匯收多了,美元看跌,央行就放些人民幣出來,收點兒美元回去。由於不允許人民幣自由流通和兌換,根本不需要動用多少外匯儲備就能牢牢盯住美元。何況國庫裡有成千上萬億的外匯儲備,夠兩三次海灣戰爭的開銷了。

  可是要控制人民幣自由流通和兌換可不太容易。人民幣現鈔好辦,海關不許夾帶大量人民幣出境,也不準夾帶大量外匯現鈔進境。最多有些人民幣和外幣走私,或銀行門口偷偷兌換外匯的黑市,成不了氣候。可要管住國際貿易企業之間龐大的資金進出就要費點兒事了。想想,全國幾十萬家外貿企業有上百萬個銀行帳號,每天都有幾十或上百億美元的資金進出中國大陸,這可怎麼管?

  放心,中國政府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這件事情,那就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它是專門管理外匯進出的法定機構,每一家外貿企業都要和它打交道。當然,光靠外匯管理局一家還沒法管住外匯的流通和兌換,它還得拉上銀行、海關和稅務局一起才能把生意做起來。

  為此外匯管理局設計了一套特別的管理制度,目的是監控每一筆貿易的每一筆外匯的進和出。這套制度就叫作出口收匯核銷制度和進口付匯核銷制度,統稱為外匯核銷制度。外貿企業必須按這套制度去做,否則銀行就不給你結匯或付匯,海關就扣你的貨,稅務局就不給你退稅等等。

  於是,伴隨這套外匯核銷制度而來的就是出口收匯核銷單與進口付匯核銷單,統稱為核銷單。核銷單實際上是一張跟蹤單,每張核銷單上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用以跟蹤每一筆進出口業務。

  外匯核銷的前提

  1、取得工商營業執照

  2、取得組織機構程式碼證書

  3、取得進出口經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

  4、取得海關自理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明書

  外匯核銷的操作流程

  外貿企業從外匯管理局申領的每一張核銷單,都在外匯管理局的資料庫中有備案和留檔。核銷單跟隨外貿業務一路走過海關、銀行和稅務局,被烙上各種印章或撕開。但最終的存根必須回到外匯管理局,以核對原來資料庫的電子檔案並登出此核銷單號碼。這一過程就叫做“核銷”,表示你的這筆買賣在外匯的收支上是合法的,准予一筆勾消。

  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才可以向外匯管理局申領核銷單,當然最重要的資格是企業的進出口權。外匯管理局會一次發放多張連續號碼的空白核銷單,這些核銷單的編號便於企業關聯起來,並當場加蓋企業名稱印章。今後,由這些核銷單產生的外匯方面的責任就該這家企業承擔。核銷單隻準本企業使用,更不得借用、冒用、轉讓和買賣。此外,空白核銷單是沒有使用期限的。並且可以跨年使用。企業在進出口業務中可自行根據具體情況填寫核銷單並在各環節中使用,但每一張核銷單都必須到外匯管理局核銷。

  1、進口單位辦理“對外付匯進口單位名錄”;

  2、申請辦理上述名錄的同時申請核銷員資格,領取報名回執後即可憑此回執辦理進口業務。經培訓合格後,由外匯管理局派發進口付匯核銷員資格證書;

  3、當要對外付匯時,先查詢本企業是否在名錄。如果在則直接到開戶銀行辦理對外付匯手續,如果尚未在名錄或需由外匯局稽核真實性或異地付匯等情況時,需要先到外匯局辦理“進口付匯備案表”,再憑此辦理進口付匯手續;

  4、取得進口貨物報關單付匯專用聯;

  5、以貨到付匯方式結算的,由付匯銀行自動核銷,以預付、信用證、託收等其他方式結算的,企業應當在貨物進口報關後一個月內向外匯局辦理核銷報審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