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部性外部性的示例

  外部性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那麼你對外部性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外部性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外部性的簡介

  經濟外部性是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即社會成員***包括組織和個人***從事經濟活動時其成本與後果不完全由該行為人承擔。分為正外部性 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負外部性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

  外部性的示例

  生產中的負外部性

  工廠在生產中所排放的汙染物就是一種負外部性。它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包括政府治理汙染的花費,自然資源的減少,以及汙染物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

  生產中的正外部性

  教育是一種正外部性。完善的教育系統培育出的人才,會對社會建設作出貢獻,這是對所有人都有益的。建設一棟造型美觀的建築,讓這個地區的所有人都可以欣賞到這一道風景線,也是一種正外部性。

  消費中的負外部性

  某人養了一隻狗,這隻狗喜歡每天夜裡不停地叫。這個人由於習慣於夜生活,所以並不會對此感到困擾。可是他的鄰居習慣於早睡,每天就會被狗的叫聲弄得失眠,於是不得不花錢買***。在這裡養狗對於這個鄰居就是一種負外部性。

  消費中的正外部性

  以最近的例子來說,某人去注射了甲流疫苗,這場消費不僅對於他自己有好處,對他周圍的人也有一定的好處,即接觸到病毒的傳染源減少。這也是一種正外部性。

  外部性的研究方向

  二戰以後,外部性理論主要沿著以下三條路徑演進:

  ***1***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對眾多的外部不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些問題包括交通擁擠問題、石油和捕魚區相互依賴的生產者的共同聯營問題以及日益受人關注的環境汙染問題。

  ***2***針對外部性***尤其是外在不經濟***問題,提出了眾多的“內在化”途徑。除傳統的政府幹預方式外,1960年,科斯提出了明晰產權的思路。

  ***3***沿著馬歇爾,尤其是楊格關於規模經濟***動態的外部經濟***的思路發展。1970年,齊普曼在《經濟學季刊》上發表了《規模的外在經濟與競爭均衡》一文,再次繼承了這一思想。1986年,芝加哥大學羅默在《政治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收益遞增與長期增長》一文,首次系統地建立了一個具有外部性效應的競爭性動態均衡模型。總之,在上述經濟學家及其追隨者的努力下,外部性理論研究已成為現代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熱點。

外部性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