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是什麼

  意思呢?今天小編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希望對您的投資有所幫助。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現代企業理論和國外實踐證明股權激勵對於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強公司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股權激勵包括股票期權***Stock Options***﹑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 Plans,簡稱ESOP***和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簡稱MBO***。

  目前我國尚沒有任何一部類似於美國《國內稅務法則》***InternalRevenueCode,IRC***的國家法律涉及到股票期權制度的基本構架與實施細則,也缺乏類似於美國證券交易法中關於股票期權行權與交易的法律條款,因此在法律上處於真空狀態。

  股權激勵在國外被很普遍的運用,這是一種為了減少代理成本發生的做法。

  股權激勵有三種主要的模式:

  一是增量資產股權激勵,是指企業經營者在一定期限完成約定的業績目標時,出資人以當前企業淨資產增加額作為基數,按照約定的比例計提獎勵制度,並以股權的方式支付給經營者團隊和技術骨幹。

  二是業績股票激勵,是指企業經營者在約定的期限內達到預定的目標時,股東大會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給予其購買公司股票。

  三是股票期權激勵,是指企業經營者在完成預定的目標時,股東大會給予其一種權利,享有這種權利的人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以股票期權的行使價格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其實,在各種股權激勵中,股票期權是一個最主要、最典型的方式,也是最“長期性”的激勵。

  追溯歷史,股票期權應用於經理激勵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1952年美國PFIZER公司推出第一個經理股票期權。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100家最大企業經理的報酬來自於股票期權的只有2%,到1998年佔53%。

  股權激勵的主要特點

  1、激勵模式的選擇激勵模式是股權激勵的核心問題,直接決定了激勵的效用。

  2、激勵物件的確定股權激勵是為了激勵員工,平衡企業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特別是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確定激勵物件必須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即選擇對企業戰略最具有價值的人員。

  3、購股資金的來源由於鼓勵物件是自然人,因而資金的來源成為整個計劃過程的一個關鍵點。

  4、考核指標設計股權激勵的行權一定與業績掛鉤,其中一個是企業的整體業績條件,另一個是個人業績考核指標。

  股權激勵的機制

  股權激勵手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經理人市場的建立健全,只有在合適的條件下,股權激勵才能發揮其引導經理人長期行為的積極作用。經理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股東的長期利益,除了其內在的利益驅動以外,同時受到各種外在機制的影響,經理人的行為最終是其內在利益驅動和外在影響的平衡結果。股權激勵只是各種外在因素的一部分,它的適用需要有各種機制環境的支援,這些機制可以歸納為市場選擇機制、市場評價機制、控制約束機制、綜合激勵機制和政府提供的政策法律環境。

  1.市場選擇機制

  充分的市場選擇機制可以保證經理人的素質,並對經理人行為產生長期的約束引導作用。以行政任命或其他非市場選擇的方法確定的經理人,很難與股東的長期利益保持一致,很難使激勵約束機制發揮作用。對這樣的經理人提供股權激勵是沒有依據的,也不符合股東的利益。職業經理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市場選擇機制,良好的市場競爭狀態將淘汰不合格的經理人,在這種機制下經理人的價值是市場確定的,經理人在經營過程中會考慮自身在經理市場中的價值定位而避免採取投機、偷懶等行為。在這種環境下股權激勵才可能是經濟和有效的。

  2. 市場評價機制

  沒有客觀有效的市場評價,很難對公司的價值和經理人的業績作出合理評價。在市場過度操縱、政府的過多幹預和社會審計體系不能保證客觀公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是缺乏效率的,很難通過股價來確定公司的長期價值,也就很難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來評價和激勵經理人。沒有合理公正的市場評價機制,經理人的市場選擇和激勵約束就無從談起。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激勵手段當然也就不可能發揮作用。

  3. 控制約束機制

  控制約束機制是對經理人行為的限制,包括法律法規政策、公司規定、公司控制管理系統。良好的控制約束機制,能防止經理人的不利於公司的行為,保證公司的健康發展。約束機制的作用是激勵機制無法替代的。國內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問題,不僅僅是激勵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約束的問題,加強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將有助於提高約束機制的效率。

  4. 綜合激勵機制

  綜合激勵機制是通過綜合的手段對經理人行為進行引導,具體包括工資、獎金、股權激勵、晉升、培訓、福利、良好工作環境等。不同的激勵方式其激勵導向和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經理人、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業務對應的最佳激勵方法也是不同的。公司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激勵組合。其中股權激勵的形式、大小均取決於關於激勵成本和收益的綜合考慮。

  5. 政策環境

  政府有義務通過法律法規、管理制度等形式為各項機制的形成和強化提供政策支援,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不合適的政策將妨礙各種機制發揮作用。目前國內的股權激勵中,在操作方面主要面臨股票來源、股票出售途徑等具體的法律適用問題,在市場環境方面,政府也需要通過加強資本市場監管、消除不合理的壟斷保護、政企分開、改革經營者任用方式等手段來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相信通過上面的學習,您一定對這個知識點有所瞭解,希望您能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這樣的話才可以在市場彙總如魚得水。

  宣告:期貨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