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公司是什麼

  私募股權公司是指從投資者中籌措資金並以無記名股權的形式投資的公司。你知道私募股權公司的成立條件是什麼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私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

  從投資方式角度看,私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

  私募股權公司是指從投資者中籌措資金並以無記名股權的形式投資的公司。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在我國的正式發展起於2006年12月30日,國務院特批的中國首支私募股權性質的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在天津成立,該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60.8億元,規模尤為巨大。

  是我國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人,主要通過聚集市場上的閒散資金進行投資、理財,該基金的成立是中國本土私募股權基金髮展的一個里程碑。

  私募股權公司成立條件

  錢景第一信託網專業理財師為您解析私募股權公司成立條件。

  1、有符合《證券投資基金法》和《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2、註冊資本不低於1億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3、主要股東具有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諮詢、信託資產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的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社會信譽,最近3年沒有違法記錄,註冊資本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

  4、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達到法定人數;

  5、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範設施和基金管理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6、有完善的內部稽核監控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推薦閱讀

  私募股權投資的行業發展

  2001-2011年的十年間,中國創業生態不斷變化,各種優惠政策激勵著創業者與資本的結合;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更是受到政策的直接影響,募資門檻不斷放開,投資空間逐漸釋放,退出渠道更加通暢,而隨著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相繼獲批進入PE市場,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已成為中國經濟體最活躍的組成部分。2001-2011年這十年來,除了在政策法規層面逐步走上正軌,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發展最為矚目的是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無論是基金募資、投資還是退出,中國PE市場都呈現出急劇擴張態勢,甚至出現“全民PE”的瘋狂景象。而縱觀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現狀,中國也正處於從“量”向“質”轉變的關鍵時期。持續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已經使中國成為亞洲最為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未來十年已經被公認為是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2011年大額私募股權投資交易***單個交易金額1000萬美元以上***數量達到437宗,同比增長18%,創歷史新高。私募股權基金交易規模也不斷增長,相較於2010年***47宗***,2011年共有50宗交易的交易金額大於1億美元,交易總額達200億美元,同比增長33%;2011年全年經披露的私募股權基金交易總金額達33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11年起,中國經濟發展明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但由於面臨長期高通脹形勢的壓力,信貸政策加劇收緊的背景下,相當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正面臨快速發展與融資艱難的形勢,這為直接融資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會。而面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與形勢,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行業應充分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抓住和利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2012年,隨著投資收益率的下滑,PE市場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明顯下降。第三季度國內共有45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47.1%,共計募集26.69億美元,同比下降79.3%;單隻基金平均募集金額約5931萬美元,創2010年以來最低。投資方面,在國內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一些未上市企業的財務資料不再耀眼,單純靠好專案的成長性來賺錢變得越來越難,這也導致PE機構開始放慢投資腳步。從投資情況看,PE行業投資總額曾在2011年二季度創出105.63億美元高點,而後呈現明顯回落態勢;投資案例總數也連續四個季度回落,回落幅度達到56.1%。在2012年三季度,PE市場僅完成投資交易94起,同比大幅回落56.1%,環比回落21.0%,是自2010年二季度以來首次單季跌破100個。與此同時,PE投資通過IPO退出的難度在加大。現如今,IPO依舊是我國PE機構退出的主要渠道。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間,我國企業IPO經歷了一年多的“蜜月期”。2010年四季度,VC/PE支援的企業境內外IPO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1家,創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值。然而2011年一季度開始至今,我國企業IPO上市數量出現明顯的下臺階走勢。

  私募股權投資推動創業發展

  進入新世紀後,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日益吸引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回國創業發展。一個高科技專案,一個創業小團隊,一筆不大的啟動資金。這是絕大多數海歸剛開始創業時的情形。不要說百度、搜狐這樣的網路公司,就是UT斯達康這樣的通訊公司,創業伊始,也不過是三兩個人,七八杆槍。然而因為不斷得到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表現形式***的融資,這些公司才最終從一大批同類中脫穎而出。

  海外學子創業投資事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規模日益壯大。現如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共40多家,總市值300多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推動新技術及傳統產業發展,創造了企業在中國發展、在海外融資的新模式。

  並且,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已突破了網際網路和高科技公司的範圍。有來自多行業、多領域的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對此,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勳指出,“這些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們帶來的中國概念也被國際市場所接受。這對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好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階管理層大多擁有海外留學背景。”

  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中國企業中,海歸企業為數不少。這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海歸企業,正在由推動國內新經濟、新技術、網際網路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擴充套件到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發展。

  以百度、新浪、搜狐、攜程、如家等為代表的一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企業給國內帶回了大批風險投資,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極大地催化了中小企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