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六年級

  植樹節的由來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滿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有感於植樹節

  3月12日——植樹節。很多人沒有機會去植樹,但他們還是很關心綠化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沒有植樹我不免有些遺憾,但我要把自己對保護樹木,保護環境的很多感想說一說,以此為綠色工程做點事。

  現在不少人紙張浪費嚴重。他們總是說,現在紙不貴,浪費一兩張沒什麼關係。但他們可曾想過,一個人浪費的紙雖不多,但是整個北京,整個中國呢?就按一人每天浪費一張紙算,每一天整個中國就可能浪費13億張紙。而現實中有些人每天又何止浪費一張紙,這要多少樹木才能製造出那些紙呢?

 

關於植樹節的手抄報圖片

  我們現在已不用以前的手絹了,這被一次性紙巾所替代,也就是我們說的面巾紙。我們每天都用掉很多張面巾紙,這消耗了多少木材。不是說我們絕對不能用面巾紙,而是我們為什麼在並不一定非得用面巾紙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面巾紙。以前沒有這麼方便的面巾紙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用手帕來解決。每天帶一兩個手帕,需要的時候用一下,晚上洗乾淨,晾乾,第二天繼續用。即不浪費紙又保護環境。在日本、歐洲許多發達國家,手帕的使用是相當普遍的,很多人都在使用手帕而不是一次性的面巾紙。他們認為地球上樹木資源是很有限的,不能過度消耗,而且造紙浪費水資源、汙染環境,廢紙的回收處理成本很高,另外紙漿漂白及紙上面的熒光劑殘留還含有致癌物,不利於健康。為了環境和健康大多發達國家仍廣泛使用手絹,這已成為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個具體體現,我們難道不應該學學他們嗎?

  植樹節不光是植樹,還有護樹,最大限度減少木材的使用。我們可以提倡從使用小小的手絹開始,每天少用一些紙,相信只有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祖國大地上的樹木才會越來越多,森林才會越來越密。

  :植樹節相關紀念品

  為紀念植樹節的成果,中國曾多次發行植樹節的相關紀念品。1980年3月12日,即我國第一個植樹節,原郵電部發行《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特種郵票,全套4枚。第一枚“經濟林”,面值4分;第二枚“四旁綠化”,面值8分;第三枚“飛播造林”,面值10分;第四枚“廠礦綠化”面值20分。

  1990年3月12日,即我國第十一個植樹節,原郵電部發行《綠化祖國》特種郵票,全套4枚。第一枚“全民義務植樹”,面值8分;第二枚“城市綠化美化”,面值10分;第三枚“建設綠色長城”,面值20分;第四枚“林茂糧豐”,面值30分。
 

關於植樹節的手抄報圖片

  1991年3月12日,為紀念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10週年,中國人民銀行於1991年3月12日發行了一套3枚、每枚面值1元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10週年流通紀念幣,發行數量為1000萬套,與現行人民幣等值流通。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植樹節節徽和“中國植樹節3.12”等。背面除“全民義務植樹十週年”字樣統一外,主景圖案分別為:綬帶、鐵鍬和樹;花卉裝飾的女青年頭像;華表、地球和飛翔的小鳥,分別表示“全民動員、義務植樹;美化祖國、造福人類;治理山河、保護生態”。

  2003年3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環境保護——植樹節”銀質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植樹節節徽主圖案,並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分別為綠色生命與林海飛鳥圖,並刊面額。該套紀念幣為精製幣,每枚含純銀1盎司,成色99.9%,形狀為圓形,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發行量300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