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到山海關自駕遊路線

  東方傳統文化中,山聚仙乃奇,海藏龍而神,關踞險為雄。在中國,唯一一個以山、海、關合並命名的地方就是山海關。 山的險峻、海的寬廣和關的雄偉,在這裡渾然一體,形成了自然風景與人文歷史合而為一的壯麗景觀。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盤錦到山海關自駕里程約 266.2公里,花費時間約3小時14分鐘。

  1.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

  2.行駛90米,左轉進入鶴鳴路

  3.沿鶴鳴路行駛270米,過右側的興隆村約90米後,左轉進入石油大街

  4.沿石油大街行駛3.6公里,右轉進入中華北路

  5.沿中華北路行駛450米,朝鼎翔旅遊區/外環路/盤海營高速方向,左轉進入興隆臺街

  6.沿興隆臺街行駛2.9公里,朝錦州/瀋陽/高鐵北站方向,稍向右轉進入盤錦西立交橋

  7.沿盤錦西立交橋行駛360米,直行進入丹錫高速

  8.沿丹錫高速行駛13.3公里,朝錦州/北京/G1方向,稍向左轉上

  9.沿匝道行駛2.0公里,直行進入京哈高速

  10.沿京哈高速行駛230.1公里,從山海關/孟姜/S023出口離開稍向右轉進入山海關立交橋

  11.沿山海關立交橋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浙江北路

  12.沿浙江北路行駛2.2公里,右轉進入濱河路

  13.沿濱河路行駛1.6公里,直行進入關城南路

  14.沿關城南路行駛4.6公里,左轉進入老龍頭路

  15.沿老龍頭路行駛3.1公里,調頭進入正合街

  16.沿正合街行駛290米,右轉

  17.行駛110米,到達終點

  盤錦到山海關自駕遊景點

  景點介紹

  老龍頭位於“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東南部渤海之濱,距離山海關景區4公里,是明長城的東起點。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橫亙在華夏大地之上,東端在山海關城南直插入海,猶如龍頭高昂,因此稱之為“老龍頭”。老龍頭由入海石城、海神廟、靖滷臺、南海口關、寧海城和澄海樓組成,由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帶兵修建而成。老龍頭深入海中,空氣清新,沙軟潮平,是海上觀日出的絕好去處。

  老龍頭伸入渤海中約20餘米,以巨石壘成,一半位於海平面之上,一半在水下。據說初建時,曾在海平面下埋了很多鐵鍋,以減少海水對建築的衝擊,獨特的建築方法曾被載入建築史冊。

  澄海樓高踞於老龍頭之上,是老龍頭的絕對制高點。澄海樓建於明代,清康熙、乾隆年間重修。樓上有明朝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里”和清乾隆帝所書“澄海樓”匾額。樓壁鑲嵌有數塊歷史名人手書的臥碑,樓內陳列著老龍頭附近出土的文物。自澄海樓南下3層城臺有一獨聳的石碑,鐫刻著“天開海嶽”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站在樓上,南可望浩瀚大海,北可望雄關漫道烽臺林立。

  寧海城是老龍頭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巨集大的明代軍營。城內有兵營區:龍武營;武官府邸:守備署、把總署;有祭祀先驅將領的顯功祠,也有請神護佑的龍王廟和關帝廟。

  景點介紹

  山海關,又稱天下第一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山海關區。山海關關城始建於明代,北依燕山,東臨渤海,是一座防禦體系完整的城關,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古時常說的“關內、關外”,既是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是明長城東部重要的關隘之一,與西段的嘉峪關遙相呼應,互為首尾,有“天下第一關”之美譽。

  山海關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古城內明代城牆儲存完好,主要街巷大都保留原樣,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古城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關城東門的鎮遠樓,也就是“天下第一關城樓”。城樓聳立於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風光。

  圍繞著鎮遠樓周邊建有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建築,不過除長城博物館外,多已殘敗。不過從遺址的佈置上,可大致瞭解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之後信步走進古城,嚐嚐當地的特色小吃,順便領略山海關的風土人情。

  山海關景區不僅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軍事要塞,更是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的旅遊和避暑勝地。景區內已開發的名勝古蹟有90多處,以長城為主線,分別有“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長壽山”、“燕塞湖”、“王家大院”等幾個風景區,各景區之間距離不遠,交通便利,可順路遊玩。

  景點介紹

  天下第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建立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茫茫碣石東,此關自天作。粵惟中山王,經營始開拓!

  “天下第一關”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這裡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關城建於公元1381年,由關城、甕城、羅城、翼城、哨城及星羅棋步的烽火臺、墩臺共同組成的一座科學、完整、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因其建置獨特,所以在明代萬里長城的眾多險關要隘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