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健養生原則有哪些

  兒童的健康一直很受家長們的關注。但是有時候家長們都會忘記了孩子們的保健養生問題。那兒童保健養生有哪些原則?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兒童保健養生原則

  戒掉睡前吃點心的習慣

  大多數學齡前的孩子都有睡前吃點心的習慣,雖然說寶寶的腸胃發育還未完善,吃點心可以避免孩子過度飢餓。但是孩子一旦養成了睡前吃點心的習慣就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引起營養過剩,變成“小胖子”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也非常不利。另外睡前吃點心也會對孩子的神經中樞產生影響,再加上一些孩子沒有刷牙的好習慣,這樣蛀牙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因此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要注意戒掉其吃點心的壞習慣。

  科學的飲食習慣

  現實生活中多數孩子都有偏食挑食的壞習慣,事實上對於孩子而言這些壞習慣也是可以慢慢改掉的。建議寶媽們日常一定要嚴格按照科學的飲食方式督促孩子均衡飲食,同時在春季還建議多食用一些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原則上應以當季的果蔬為首選。

  預防過敏

  春季如果要帶孩子到外郊遊則要注意是否會引起過花粉過敏,另外建議過敏體質的兒童在春季最好減少外出的時間。

  警惕呼吸道系統疾病

  春季的氣候變化無常,再加上孩的抵抗力本身就差,因此就更容易感冒了。因此父母們要注意做到及時幫助幼兒增減衣服,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是要注意做好雙腳的保養工作,儘量讓孩子少到人流量較多的公共場所逗留。

  養成喝水的習慣

  多數孩子都不會主動喝水的,而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為了表現對孩子的愛,可能也會無條件的給孩子供應各種碳酸飲料。而據專家介紹碳酸飲料是兒童智力發育的第一殺手,而且其中的熱量含量也相當高,因此原則上要儘量不要讓孩子喝飲料,同時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多喝一些溫開水,以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多晒太陽

  多晒太陽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建議家長朋友們在春季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多晒晒太陽。

  預防春困

  很多人認為只有上班族會有春困的煩惱,事實上孩子到了春天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的,這就是春困是血氣不足的表現了,因此建議父母們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作息時間的培養,儘量使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生活習慣。

  早晚讓孩子喝牛奶

  牛奶的營養是無可替代的,而且其飲用方法簡單,特別是其中的鈣質對兒童的生長髮育具有很大的幫助,而早上喝牛奶可促進新陳代謝,預防便祕。晚上喝牛奶則有幫助補充鈣質吸收的作用,因此建議家長日常要注意督促孩子多喝牛奶。

  兒童冬季養生食物

  1、高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能調節人體的吸收和排洩,保持大便通暢,這對於身體內毒素的排出十分有利;另外,膳食纖維還有控制體重的作用。

  粗糧:讓孩子多吃一些玉米、小米、麥片、燕麥等粗糧。

  豆類食品:例如黃豆、紅小豆等豆類食品。但是黃豆吃多了容易脹氣,所以應讓幼兒多吃豆腐、豆乾、腐竹、豆芽等豆類製品。

  蔬菜:菠菜、芹菜等蔬菜含有較多膳食纖維。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冬季,孩子容易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如果能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就能有效增強他們身體的免疫機能。

  蔬菜:大白菜、圓白菜、蘿蔔、豆芽、油菜、生菜等綠葉蔬菜中維生素含量都比較豐富。

  除此之外,孩子應多吃些白薯、馬鈴薯等薯類食物,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和維生素A,紅心的白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有清內熱、去瘟毒作用。

  動物肝臟:動物的肝臟,如豬肝富含維生素A。對幼兒來說,最好每週能吃上l~2次豬肝。家長可採用豬肝與其他動物食品混煮,如豬肝丁和鹹肉丁、鮮肉丁、蛋塊混燒,或豬肝炒肉片等。將豬肝製成白切豬肝片或滷肝片,在孩子還未進餐的時候,洗淨手一片一片拿著吃也是個好方法。

  3、潤燥食品

  冬季氣候乾燥,多吃些潤燥食品,對孩子身體健康有好處。

  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潤喉清嗓、降氣開胃、除燥生津、清涼解毒。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就是說蘿蔔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吃蘿蔔的花樣很多,可生吃、涼拌、炒菜,也可做湯。

  冬瓜味甘性涼,有清熱止渴、利水消腫等功效,可用於咳嗽痰多、心神煩亂等。另外,蘑菇、苦瓜、白木耳等也有潤燥的作用。

  4、菌藻類食物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菌藻類食物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如磷和碘等,有助於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增強身體的全面素質。冬季養生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這類食物。

  菌藻類食物:香菇、猴頭、銀耳、海帶、紫菜等。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