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用山楂治療痛經

  山楂是常見的健胃消食水果之一,如果說到山楂也能夠治療痛經,是不是感到很驚訝?那麼中醫是如何用山楂來治療痛經呢?一起來看看,山楂治療痛經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醫如何用山楂治療痛經,希望能幫到你。

  

  1、山楂紅糖湯

  組成: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

  用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2、山楂紅棗湯

  組成:山楂50克,生薑15克,紅棗15枚。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行氣導滯。適用於痛經。

  3、炒山楂

  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紅糖60克。

  用法:將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後研末,加紅糖沖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於經前1-2日開始服或經來即服。每次月經週期服2劑,連用1-2個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斂鎮痛,補中益氣。適用於氣血虛弱型痛經。

  山楂炮製方法不同療效不同

  山楂有幾種不同炮製方法,其中的功效有區別。

  1、生山楂:就是山楂的果實,摘下來,除去雜質,切片烘乾。如果醫生寫“山楂”,則藥店給的是整個山楂。如果醫生寫的是“山楂肉”,則藥店給的是去了果核的山楂肉。

  炮製山楂原是去果核的,但明代醫家提出“核有功力不可去”,故就有了兩個製品。一般我們現在多用帶果核的。這種山楂,除了消食導滯,還可活血化瘀。

  2、炒山楂:取乾淨的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取出放涼。這種製品,活血化瘀作用降低,其主要作用是消食導滯。

  炒山楂消食導滯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化肉食上,在生活中,燉雞肉牛肉時放入幾顆山楂,就很容易燉爛,就說明了山楂有很好的消肉食作用。

  3、山楂炭:取淨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取出放涼。這種山楂炭能療血積。如文獻記載,婦女產後瘀血積滯,用童便煎服山楂炭,可療“惡血上衝氣壅”。

  4、焦山楂:取淨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這種焦山楂,除了消食導滯的作用,還善於治療伴有積食的瀉利。

  另外,還有蜜制山楂,適用於脾虛食滯的患者;紅糖制山楂,可以和血散瘀,適用於產後血虛瘀血、惡露不盡等,就是今天提到的這款山楂泥。

  溫馨提示,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山楂,有蟲牙、脾胃虛弱者就要慎服了。孕婦也是不宜多吃山楂的,因為山楂有收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有可能誘發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