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跑步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鍛鍊方法,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跑步後要注意一些東西。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跑步後的注意事項

  1、跑完千萬不要馬上停下休息。跑步後,人體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動,應使身體各部位慢慢放鬆下來,建議跑完後漫步幾百米,全身徹底放鬆後,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動。

  2、跑完步後,一定要拉伸腿部韌帶哦***目的是不讓小腿肌肉結塊,拉伸肌肉線條,使肌肉線條變的纖長***拉伸腿部韌帶的方法很多,可以兩腿伸直,彎腰用手夠腳尖,也可以用腳抵住臺階,身子向前傾,或者弓步壓腿也可以。

  3、跑步時和跑步後,要注意保暖,不要因為出汗多而減去大量衣物導致感冒等。

  4、適時補充水分。先休息5-10分鐘後,再飲用淡鹽水或溫開水,但要避免喝涼水或冰凍飲料。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跑完步後不要進食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也不要衝冷水涼等,跑出健康需要做好準備。

  跑步健身要避免的誤區

  步子過大或擺臂不當

  這兩者是導致跑步背痛的主要原因。步伐太大會導致身體過於扭轉,影響骨盆和脊椎健康;手臂擺動超大也會導致脊椎偏離。

  不瞭解自己腳形

  沒有意識到自己腳弓過平的人,跑步過程中更容易受傷。專家表示,不瞭解自己雙腳的型別,就很容易選擇不恰當的鞋子,最好到專業鞋店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跑鞋。

  膝部內彎和臀部無力

  跑步時膝部向內彎曲的真正原因是臀肌力度不夠大。跑步時,雙膝應與臀部齊寬,一旦臀部肌肉較弱,難以支撐身體重量,重力就會傳遞至膝蓋部位,導致膝蓋內彎。

  不對稱跑步模式

  跑步時,憑聽力就可以判斷一隻腳落地力度是否比另一隻腳更大。這一現象說明跑步模式存在內在機制錯誤,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容易導致腳部疼痛或腳傷。

  “後跟型”與“前掌型”混淆

  “後跟型”跑步者,腳部落地時,腳後跟力度更大;而“前掌型”跑步者跑步過程中,腳前掌受力更大。“後跟型”比“前掌型”跑步過程中腳部受力更大。而一些“前掌型”跑步者出現問題是因為其腳掌前部不夠強壯,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出現問題應徵求理療專家意見。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