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心理健康活動方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內容提要:通過給父母洗腳、做家務、與父母座談等形式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學會與父母溝通,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健康的心理,並同時促進學生作文的人文內涵。

  關鍵詞:溝通、做人與作文

  活動目標:

  引導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學會與家長溝通。通過交流提升作文的思想高度,培養抒發真情實感的文風和關愛父母及他人的做人原則。

  活動理論基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7月發表一篇報告中所指出:“要教育學生,讓學生不僅是學知識,而且要學做人,學做事,學會與他人生活”。“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學會關心,學會相處”。

  活動背景:

  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正經歷著身心鉅變,他們與家庭父母關係也不同往昔,學生更多的是想從家長的嘮叨、干預、限制中解放出來。劃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於對子女期望,導致對子女的過分的關心和約束,所以進入高中的學生,不願意跟父母講心裡話,不聽從父母話,甚至頂嘴吵架,於是親子的愛隨著衝突增多,代溝的加深而疏遠、淡化。

  活動準備:

  1、準備表現親情的系列文章,每小組一份。

  2、準備召開相關家長和學生座談會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前期調查

  調查主要是設計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對父母的瞭解程度,如對父母的生日、工作時間長度、工作壓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瞭解;二是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方式、時間、效果等問題。

  調查的結果是令人痛心的,學生對父母的瞭解僅僅是停留在父母很愛自己,生活上很關心並且瞭解自己的喜好這一層面,而其他方面幾乎為零,只有三名同學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父母的情況。而學生幾乎都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交流時間少,效果很差。

  二、活動蓄勢

  小組閱讀相關親情文章,結合自己情況交流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初步理解父母,為整個活動作好情感的鋪墊。

  三、資訊反饋、歸納整理

  小組長上交小組交流記錄,教師整理閱讀學生的讀書感言,把握學生的情感共鳴程度,為下一步開展活動的效度作好準備。

  四、利用月休佈置作業

  1、給父母洗一次腳

  2、做一件沒有做過的家務活

  五、月休回來完成相關週記。

  1、《給父母洗一次腳》

  2、《第一次做家務》

  六、利用課堂討論交流相關週記。

  ***一***週記片段

  1、“我讓爸爸先把腳在水盆中泡了一會兒,然後挽起袖子,把雙手放進盆裡,在爸爸的腳上輕輕地搓,我把手放到父親腳上的時候,分明感到父親的腳在顫抖,我想他整個身體都應該在顫抖,我沒有抬頭看父親,但我能夠想象得到——父親應該是怎樣的表情。我含著淚繼續為父親搓著腳,突然想起以前父親為我剪腳趾甲的情景,父親是那樣的小心翼翼,像在完成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每次剪完,都會對我的小腳趾親一下,然後對我說:‘睡吧,做個好夢。’……這次洗腳洗了十多分鐘,當我拿起腳巾準備把水擦乾時,卻發現父親已酣然入睡,我輕輕地、輕輕地把父親的腳扶到沙發上,小心翼翼的蓋好毛巾被,看著父親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抑制很久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王錦同學

  2、“爸爸的腳很普通,但在我看來卻是十分不平凡,他的腳並不大,甚至比我的還略小些,但是腳掌很硬,不光是前腳掌起繭的地方,而是整個腳板就像門前山路上的石頭一樣,冰冷而堅硬,在熱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才逐漸有了溫度。兩個大腳趾很大而且很扁,腳趾甲很黃而且很厚,邊緣破破爛爛,很不整齊。就是這樣一雙普通的腳,在我眼中便有了踩地都能入地三分的神能,有了遊過千山萬水的經歷。

  也許是隱藏在心底的孝心被喚起了吧,我覺得眼睛酸酸的,幾欲哭出來,我不知爸爸是什麼感覺,他一直沒有說話。我沒有福爾摩斯那樣善於推理,他在笑,我到底仍猜不透他笑的含義,但我相信我的感覺,我很欣慰,我心安理得,我甚至覺得已無憾事了,‘我是個孝子’,我心裡想,我也第一次為‘孝子’感到驕傲。” ——範磊

  3這是假期的最後一個晚上,我仍然猶豫不決,我怎樣說出那樣一句我訓練了幾十遍的話——“媽,我給您洗腳。”

  “媽媽,我給……我給你洗個蘋果。”我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不是不想給媽媽洗腳,而是確實有點兒不好意思。這大概就是少年的羞澀吧!

  我看完電視,想去睡覺,但總覺得心中不是滋味,看著正在剝棉花的媽媽,蒼老的臉上留下條條歲月滄桑的印記和風雨剝蝕的傷疤,我禁不住簌簌淚下。

  我洗完臉後,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媽媽洗腳,不是一次作業和任務,而是女兒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我打了一盆水,端到媽媽身後,剛才的勇氣似乎又減了一半,我真恨自己像個白痴。

  我也在媽媽身邊坐了下來,剝起棉花來,一個棉花竟在我手中逗留了很久。

  “你去睡覺吧!明天中午就走了,快去!”媽媽催促說。

  我笑著搖了搖頭。

  “媽媽——”我吞吞吐吐地說。

  “嗯。什麼? ”媽媽沒有放下手中的活,略帶疲憊地問。

  “沒什麼,你——洗腳吧!身後有水。”

  “哦,待會兒。你今天怎麼給我打洗腳水了?明白了,昨天你讓我給你炒花生,今天太忙沒給你炒,放心,媽明天一定給你炒!”

  “不是的,媽媽!那——你快洗吧!”

  媽媽扶著地有點吃力地站了起來,慢慢地走到凳子邊,坐下,用手抬起腿,放進盆裡,一邊用手捶著腿,一邊詫異的看著我。

  我低下頭,蹲在媽媽的腳邊,用心地幫媽媽洗腳。媽媽的腳板下摞滿了厚實而堅硬的繭,蒼老的面板混合著點鹹魚的臭味。媽媽的腳很涼很涼,我知道媽媽的腳無論春夏秋冬都容易涼,冬天時,總會有裂開一個個口子,流出的血幹在裂口上。

  …… ——劉曉慶

  …………

  ***二***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充分體會了父母的辛勞和生活的艱辛,很多學生在讀週記的時候都仍然忍不住哭出聲來,洗腳和做家務成了學生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的突破點,很多學生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變得富有愛心,為進一步與父母溝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安排家長與學生的座談會:

  我利用家長會的機會,改換了以往開家長會的形式,安排父母與子女開座談會的形式,通過雙方面對面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的艱辛,從而學會寬容和理解,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同樣父母也會在相關的活動中進一步學會站在子女的角度理解子女,有利於以後的進一步溝通。

  事實證明:由於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這次座談會開得很順利,讓家長和學生都認識到了交流溝通的重要性,為以後在家庭中雙方的經常性深入理解和溝通開了個好頭。

  七、寫作訓練:

  在交流會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完成作文《溝通》

  八、佈置作業:

  為過渡到第二個層次,我安排在班級中為所有學生找優點,自己找自己的缺點的兩個小活動。

  ***後記:在高一上學期全市統考中,作文題目是《溝通》,我所帶班級的作文成績有明顯的優勢,學生都說是在做人上又受到了一次洗禮。***

  篇2

  類別:主題班隊會

  主題:心理健康教育

  地點:三年級二班教室

  活動目的:

  1、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專題片、法制教育影視片。

  2、瞭解一些有關《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識,以及瞭解身邊的不良因素對人的危害,從而使學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3、讓學生懂得促進心理素質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4、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活動準備: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冊》

  2、心理健康諮詢臺。

  3、心理健康教育諮詢網站。

  4、利用黑板報的形式,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5、大螢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6、辦心理健康手抄小報。

  活動過程:

  1、班主任介紹班會內容,並宣佈大會開始。

  2、中隊長講這次班會的主要目的和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教師以一種更寬鬆、更接納和理解的態度來認識和看待學生和學生的行為,不僅注意到行為本身,更注重去發現併合理滿足這些行為背後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簡單地進行是非判斷,而是從一種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體現出了對學生的尊重、一種對“人”的尊重,這是建立相互支援、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師生的共同責任。

  3、教師講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由於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展事業受到了衝擊和挑戰。

  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學生中間,約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鬱等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4、小組討論: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做?

  5、讓學生從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獲取資訊,增長知識。

  6、教師總結講話。

  7、主題班隊會結束。

  篇3

  一、活動意義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對我們提出的必然要求,它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於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具有同樣的促進作用。

  二、指導思想

  1、以學生心理髮展的年齡特點為基礎。

  2、以學生每個年齡階段所存在的心理問題為主線。

  3、以學生的思維品質為核心。

  4、以學生的自我為出發點。

  三、遵循原則

  1、平等性原則。

  2、尊重性原則。

  3、鼓勵性原則。

  4、參與性原則。

  5、目的性原則。

  6、娛樂性原則。

  四、參與人員

  心理教育課題小組成員及全體中隊輔導員。

  五、具體活動方案

  ***一***、中隊輔導員心理教育理論學習

  給全體中隊輔導員發一套關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上下載資料,內容包括:《“心理治療”是轉化後進生的關鍵》、《逆反心理和脾氣倔強》、《“逆反心理”的疏導例說》、《“心靈施暴”與“心理障礙”》、《“出走”行為的心理探因與防治》、《青春期異性交往正誤說》、《高年級學生不良傾向的分析與矯正》。閱讀這些資料,可以讓輔導員們瞭解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指導他們具體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二***、進行心理健康課課例評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