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傳播途徑及危害

  甲肝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簡稱。那麼甲肝有哪些傳播途徑?甲肝有什麼危害?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甲肝的內容吧。

  甲肝的傳播途徑

  1、經水傳播

  這是引起甲肝暴發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多發生於暴雨和雨季之後,患者的糞便、唾液、嘔吐物等排洩物因雨水的沖刷汙染來周圍環境,尤其是水源。在衛生條件比較差的農村,由於無自來水設施,人們多引用井水、河水或溝塘水,當身體抵抗力減弱又飲用被汙染的水後,極易引起感染,並出現暴發流行。

  2、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這是甲肝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此種傳播途徑經常發生在衛生條件差,居住擁擠的地方,主要通過患者糞便汙染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等,直接或間接經口傳播,如在託兒所、幼兒園、學校和軍隊中的發病。

  3、經食品傳播

  主要是食用了被汙染的食物引起,特別是未經蒸煮就生吃的瓜果與蔬菜,或煮的半生半熟的貝殼類海產品如牡蠣、蜆子、哈蜊和毛蚶等。

  4、蒼蠅和蟑螂也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甲肝的危害

  1、容易集體爆發

  甲肝時常引起集體單位的暴發流行。一旦感染甲肝後必須隔離治療,少則21天,完全康復需半年。患病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危險,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和精神負擔。

  2、導致肝細胞損傷

  甲型肝炎致病機制是肝炎病毒在肝臟複製,造成肝細胞損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發熱、厭油、厭食、腹痛、腹瀉、黃疸等。

  3、甲肝對妊娠的影響

  臨床經過同一般甲肝。可發生於妊娠各期。早期者易致流產,晚期易致早產,產後較易出現陰道大出血。甲肝越是妊娠後期,影響越嚴重。分娩時易導致大出血,產後易繼發其他感染。演變為重症肝炎不但危及孕婦生命,胎兒也常突然死亡。因此,妊娠時患了肝炎必須住院治療。

  甲肝的症狀

  1、急性黃疸型

  ***1***、黃疸前期起病急,急數患者有發熱畏寒,體溫在38~39℃之間。平均熱程3日,少數達5日,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厭油、噁心、嘔吐、上腹部飽脹感或輕度腹瀉。少數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要表現,尿色逐漸加深呈濃茶色。本期持續5~7日。

  ***2***、黃疸期自覺症狀好轉,熱退後黃疸出現,可見鞏膜、面板不同程度黃染,肝區痛,肝臟腫大,有壓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腫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顏色變淺,面板瘙癢。肝功能明顯異常。持續2~6周。

  ***3***、恢復期黃疸逐漸消退,症狀好轉以至消失,肝脾回縮到正常,肝功能逐漸恢復。本期持續2周至4月,平均1個月。

  2、急性無黃疸型

  較黃疸型少見。起病較緩,臨床症狀較輕,僅表現乏力、食慾減退、肝區痛和腹脹等。以肝腫大為主,脾腫大少見。一般在3月內恢復。

  3、瘀膽型

  舊稱毛細膽管性肝炎,現證實其原發病變在肝細胞泌膽機制而不在毛細膽管,故原稱病名已不用。

  本型為黃疸型的一種非凡表現,臨床特點是胃腸道症狀較輕,發熱時間較長,肝內梗阻性黃疸持續較久***數週至數月***,可有腹脹、面板瘙癢、一過性大便顏色變淺,尿色深呈濃茶色,肝腫大、有壓痛。需與其他肝內、外梗阻性黃疸鑑別。

  4、亞臨床型

  部分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但肝功能輕度異常。

  5、重型肝炎

  較少見。成人感染HAV者年齡愈大,重型肝炎發病的比例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