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食療與養生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吃”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直接會影響到患者的血糖的穩定性。得了糖尿病,每個醫生都讓我們控制飲食。那麼怎麼利用食療來給糖尿病人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糖尿病食療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糖尿病食療養生的方法

  玉米鬚煲瘦肉

  本方適用於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於腎陽不足者不宜。做法:取玉米鬚30克,瘦豬肉100克,加水共煮湯。待熟後去玉米鬚,飲湯食肉。

  家常炒洋蔥

  洋蔥有溫中、下氣、消積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島素水平以降低血糖,還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適用於糖尿病伴有動脈硬化患者食用。做法:取洋蔥2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餚,隨飯食用。或取洋蔥50~100克,水煮1~2分鐘後服食。

  枸杞子燉兔肉

  枸杞子為滋補肝腎之良藥,據藥理研究,其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滋陰強壯之功用。該方適用於糖尿病之偏於肝腎不足者。腸燥胃熱者不宜。 做法:取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後加鹽調味,飲湯食兔肉。

  蚌肉苦瓜湯

  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苦瓜性味甘苦寒涼,能清熱、除煩、止渴;苦瓜粗提取物含類似胰島素物質,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蚌肉甘鹹而寒,能清熱滋陰、止渴利尿。兩者合用,清熱滋陰,適用於糖尿病之偏於胃陰虛有熱者。 做法:取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將活蚌放清水中養兩天,洗淨後取蚌肉,與苦瓜共煮湯,熟後酌加油、鹽調味,即可服食。

  綠豆南瓜羹

  南瓜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潤燥、健脾止渴之功效。南瓜含有大量果膠,有促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的功能,而且富含維生素,是一種高纖維素食品。綠豆甘、涼,有消暑、利尿、解毒的作用,含大量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此方適用於消谷善飢者,常食有穩定血糖作用。 做法:綠豆250克,南瓜500克,切塊,加水適量,煮熟食用。

  苦瓜茶

  適用於輕型糖尿病患者。 做法:鮮苦瓜1個,洗淨切片,與綠茶3克一起放人杯中,用熱水沖泡,分次飲用。

  芹菜粥

  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 做法:鮮芹菜100克,洗淨切碎,與粳米50克一同入鍋,煮粥食用。

  菊槐綠茶飲

  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做法: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沸水沖泡飲用。

  山藥薏米粥

  山藥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補益脾胃和養肺滋腎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後有飽腹感,可減少飯量,對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較為適宜,尤以脾胃虛弱、口渴善飢者為佳。做法:懷山藥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

  黃芪山藥煎

  適用於糖尿病之偏於脾胃虛弱及肺氣不足者。消除症狀及降血糖、尿糖都有一定療效。肺胃燥熱或兼外感者不宜。做法:生黃芪30克,懷山藥30克,煎水代茶飲。

  糖尿病患者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不要受“春捂秋凍”的誘惑。

  “ 春捂秋凍”這句話並不適合糖尿病患者,秋季氣溫下降,天氣變化多,如果捱了凍,容易引起感冒。感冒會造成血糖、血脂、血壓波動,有些感冒還會導致酮症酸中毒、高滲綜合徵等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秋季應注意保暖,按天氣變化適當加減衣服。

  2、要抵擋香甜水果的誘惑。

  秋季是許多瓜果成熟的季節,如果管不住嘴,可能會加重病情。秋季吃水果的要點:血糖控制好的時候吃,控制不好的時候暫時不吃;水果不要飯後吃,因為飯後血糖本身會升高,吃水果的最佳時間在兩餐之間或飯前飢餓時;太甜的水果要少吃。香蕉、甘蔗、柿子、紅棗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少吃,而蘋果、梨、橘子等水果則可適量食用。

  3、要避免熬夜等“不良作息”的誘惑。

  秋季晝漸短夜漸長,糖尿病病人應隨晝夜變化調整自己的作息和生活節奏,避免熬夜,做到早起早睡。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才有益於糖尿病人的健康。

  4、減少感冒

  糖友們受寒後特別容易感冒,且比普通人更容易發生肺部、泌尿系統等感染。秋季早晚溫差大,特別是雨後氣溫驟變,是疾病高發期,患者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免疫功能變化大,抵抗力也會逐漸下降。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少熬夜,堅持一定量的戶外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感染。

  5、嚴控血糖

  入秋後,糖友在控制血糖上,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了,因為不少糖尿病患者會血糖升高,容易在下午3~5點出現飢餓感。這與天氣轉涼,食慾大增,運動量減少,體內吸收的糖分代謝不出去等原因有關。糖友一定要注意飲食,切忌吃得過油,合理控制熱量。當然,測一次發現血糖升高也不必過於緊張,因為血糖有晝夜之別,有時只空腹血糖升高,而其他各時間點的血糖並不一定升高,所以應結合全天血糖來權衡,切不可只憑個別時間點血糖升高,就盲目增加藥量。

  6、精心呵護足部

  秋季乾燥,糖友的腳部特別容易出現乾裂、脫皮,進而發生破損等情況。由於下肢迴圈不良,還容易出現腿抽筋、麻木、疼痛、無知覺破損等問題,如果此時對足部護理不當,會讓微小的創口迅速發展成難以癒合的糖尿病足。首先,患者應選擇透氣性好的鞋襪;其次,泡腳前用手腕而不是直接用腳試水溫,以免因腳部知覺下降發生燙傷,泡腳時間別超10分鐘;再次,洗完腳後要及時擦乾,特別是趾縫,擦乾後還可以抹點潤膚霜。如果出現真菌感染應及時上藥治療。

  7、運動要護好關節

  糖尿病患者秋季運動可謂“危機四伏”,中老年人以及女性絕經後,關節、韌帶容易受損,所以運動時要控制好力度及運動量,循序漸進,運動時間根據個人情況以每日累計30~60分鐘為宜,可選擇快走、慢跑等較和緩的運動。尤其要注意關節保暖,可帶上防損傷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