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跟腦梗塞的區別

  腦血栓跟腦梗塞都是常見的腦部疾病,那你知道腦血栓跟腦梗塞有什麼不同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

  

  腦血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腦血栓患者的病因是什麼。腦血栓主要就是血管堵塞引起的,但是血管分佈在很多不同的部位,所以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引起的腦血栓的臨床症狀就會有一定的區別。患上腦血栓的患者的年齡基本上都比較大,這是屬於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但是也不排除有年輕人患上這種疾病的可能性。患上腦血栓之後感覺能力以及語言能力還有聽覺能力都會變弱。

  腦梗塞

  腦梗塞的病因大多數都是因為低血壓,目前為止低血壓是引起腦梗塞最大的一個原因。主要就是低血壓會導致動脈管壁病變,然後就會導致區域性或者是全腦的血液都灌流不足,很多患者都是在半夜的睡眠當中就突然發病,有的甚至就直接在睡眠當中死亡。

  腦血栓與腦梗塞的區別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以表現得出來的,雖然這兩種疾病非常相像,並且兩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絡,但是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不可以混為一談。

  腦血栓跟腦梗塞的病因區別

  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都是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上統稱為腦梗塞。兩者症狀相似,常易混淆,但兩者病因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1***腦血栓形成多發生在中年以後,起病緩慢,常於數十小時或 數日內病情達到高峰。一般在發病前有先兆症狀。而腦栓塞多見40歲 以下的青壯年,起病急驟,數秒鐘至2~3分鐘,症狀便全部出現,且多無前軀症狀。

  ***2***腦血栓形成是由於腦血管自身的狹窄或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軟化、壞死而產生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一系列中樞神經症 狀。而腦栓塞則是由於腦血管被血流中所帶來的固體、氣體、液體等 栓子阻塞而引起,發病在腦內,病根卻在腦外。

  ***3***腦血栓形成常在安靜和睡眠狀態下發病,醒來後發現自己不能隨意活動或失語。腦栓塞發病前常有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病史,突然發病。

  ***4***腦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糖 尿病等病史。腦栓塞既往病史多種多樣,但主要見於心臟病、術後、外傷等。

  ***5***腦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語言不利為主要症狀,多無意識障礙或頭痛、嘔吐等。腦栓塞發病後常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失語、偏癱等臨床表現。

  腦梗塞的先兆症狀

  腦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有的病人一覺醒來,發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東西掉飯粒,舉不動筷子,這就是發生了腦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發病前有肢體麻木感,說話不清,一過性眼前發黑,頭暈或眩暈,噁心,血壓波動***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暫腦缺血的症狀。這些先兆症狀一般很輕微,持續時間短暫,常常被人忽視。

  腦梗塞的臨床表現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積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現的表現如下: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

  ***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嚥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床表現中的幾種。

  ***3***腦CT檢查的意義:腦CT檢查顯示腦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準確率66.5%~89.2%,顯示初期腦出血的準確率100%。因此,早期CT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排除腦出血等病變。這是十分重要的,發病早期腦出血與腦血栓形成的治療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當腦梗塞發病在24小時內,或梗塞灶小於8毫米,或病變在腦幹和小腦處,腦CT檢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確診斷。必要時應在短期內複查,以免延誤治療。

  ***4***有一種稱為“腔隙性腦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因其他病而行腦CT檢查發現此病,有的已屬於陳舊性病灶。這種情況以老年人多見,病人常伴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腦梗塞可以反覆發作,有的病人最終發展為有症狀的腦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穩定,多年不變。故對老年人“無症狀性腦卒中”應引起重視,在預防上持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