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熟地黃是玄蔘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本品《雷公炮炙論》中就有炮製加工的記載。主產於我國河南、浙江等地,經蒸制、晾晒後入藥。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熟地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1、熟地為甘帶甜,微溫不會很寒,歸肝、腎經。一般可以用熟地來補陰益精,作為補血的藥物,經常和當歸、川芎以及白芍一起使用,能夠治療血虛,心悸,眩暈,以及失眠和月經不調;如果和遠志、酸棗仁等共用,則可以治療安神血虛;如果是崩漏下血則可以和阿膠、艾葉等一同服用治補血。

  2、對於補腎,熟地也有很大的功效,它是六味地黃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如果用山藥、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療肝腎陰虛、腰膝痠軟、盜汗遺精等;用知母、黃柏等一起服用對陰虛骨蒸潮熱的患者有作用。除此之外,如果與何首烏一起可以治理精血虧虛白髮等。

  3、熟地還有強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外細胞,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的作用。如果和生地一起合用,可以補益,又能清熱,對治療陰血兼有熱象的病症有很大的作用。人們也經常用熟地來加入湯料,讓煲出來的湯有淡淡的熟地味道,滋補益髓。也有用熟地泡酒,根據不同的需要放入不同的藥材一同泡製出來的酒,對養生有非常好的作用。

  熟地的食用方法

  ​地黃飲:熟地黃15克,水煎30~6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3次溫服。主治腰膝痠軟、遺精崩漏、目眩耳鳴之症。

  八珍湯:熟地黃15克,當歸、白朮各10克,茯苓、白芍藥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蔘3克,生薑6克,大棗3克,將以上藥物一同放入砂鍋,水煎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此湯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蒼白、頭暈目眩、食慾減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烏地黃粥:熟地黃15克,制何首烏***炮製後的何首烏***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先將熟地黃、何首烏放入砂鍋中,水煎取汁,然後用藥汁熬煮粳米,出鍋前調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燉雞湯:熟地黃30克,人蔘10克,天門冬20克,大棗10克,生薑2克,母雞500克,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5 克,將上述藥物洗淨後一同放入雞腹中,加水燉煮,直至肉爛即可。佐餐食用。

  熟地茶:熟地黃、麥冬各10克,酸棗仁15克,遠志5克,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紗布中,把布包置於保溫杯內,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20分鐘,即可飲用。

  熟地酒:熟地黃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將上述三味藥物研磨後包入紗布中,然後把紗布包置於玻璃瓶內,密封浸泡15日後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 毫升***。

  熟地的相關酒品

  熟地當歸酒

  配方:熟地30克,當歸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黃芪30克,白朮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製作方法:將上述各藥加工成碎末,用紗布袋裝,紮緊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搖動1次,15天后開封,取去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補益氣血,理氣解鬱。適用於血虛氣弱,氣鬱不舒所致的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身軟乏力,食慾不振,神疲聲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說明:酒力不足者,可用黃酒浸藥;或以水、酒各半製備。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克 熟地黃45克 枸杞子30克 制附子20克 甘菊花60克 蜀椒30克 醇酒1500ml

  功用:補腎壯陽,長肌肉,悅容顏。

  製法:1 將上述6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放入乾淨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3 、5日後開取,過濾去渣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溫,補助元陽,而兼散邪,強筋骨,安五臟,為腎經血分之藥。熟地黃: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鬚發,為滋精補血之要藥。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純,補陰補氣,滋陰而不致陰衰,助陽而能使陽旺。菊花:滋養肝腎,兼利血氣。附子、川椒:輔助巴戟天溫腎壯陽。此酒主治腎陽久虛,陽痿早洩,腰膝痠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