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怎麼回事兒

  胃出血俗稱上消化道出血,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發病;其次是急性出血性胃炎導致的胃出血,這兩種原因導致的胃出血大部分經過正規治療後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另外是肝硬化導致的胃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會發展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如果再食用粗糙食物、情緒過度刺激,食管胃底的靜脈血管爆裂就會發生大出血。胃出血的死亡率高達10%,切莫小看胃出血。

  如果出現嘔血或黑便時,就要考慮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可能。有些人僅以黑便為主訴,有些病人則表現為突然暈厥,甚至休克,送醫院急症後經過一系列檢查才發現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胃出血發生的主要因素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有大約30%以上的胃出血患者都是由於消化性胃潰瘍引起的。胃出血是因為胃潰瘍使表層的胃粘膜遭到破壞,血管外露。有時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也會加重對潰瘍面的損傷,導致潰瘍面的出血。

  老傷病引起的出血,如肝硬化等疾病,許多人因為老傷病會引起胃出血的症狀,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見於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年青人上消化道出血則常見急性胃黏膜病變引起的血管出血,如過度的喝酒損傷胃粘膜。

  飲食等生活習慣影響,勞累過度、情緒緊張如勃然大怒或是暴躁憤恨、消化道病變、飲食無節制、高度的精神精神狀態,都可引起胃壁的血管擴張,誘發原來潰瘍的血管充血,最終導致血管破裂,最終引起胃出血。

  濫用藥物,據一些臨床觀察有一部分的止血藥、對心血管有影響的藥物也可引起胃出血。如消炎痛、阿司匹林或激素類藥物。

  外力因素,如果胃脘部受到暴力的擊打,及劇烈運動或奔波勞頓,容易使胃部血管充血,引發胃出血。

  預防胃出血的方法

  儘可能食用養胃的東西,如熱粥、糊類食品、麥片、熱牛奶等。

儘量少吃刺激性強的咖哩、辣椒和酒等。如果確實因工作需要而無法按時就餐,就要注意先用東西應急墊底,可以承擔這種任務的包括溫開水、粥、餅乾、麵包等容易消化的優良品種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要喝冷飲,以及進食如芋頭、牛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

“胃不好多吃麵”一般來說,麵食要比大米做成的食物更好消化一些,這是因為二者雖然同屬澱粉類食物,但所含的澱粉構造不一樣,導致消化的結果不一樣。尤其是發麵食品,對胃酸多的人來說,應該多吃一些,因為發麵時所用的蘇打屬於鹼性,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南方喜歡吃米飯的人,如果胃不好的話,可以儘量將飯做得軟一些,越硬的米飯越不好消化。還應該儘量少吃糯米做成的食物,否則也不利於消化。

養胃的關鍵在於養成良好生活飲食習慣,摒棄諸如三餐進食不規律、吃飯過快和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

不要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都聽說過睡前喝牛奶對胃有益的說法,對此消化科專家鄭青卻表示了不同看法。鄭青告訴記者:“其實,睡前喝牛奶、果汁對養胃並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份等會引起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在夜間空腹狀態下有可能對胃造成損傷,並加重反流症狀。”鄭青本人平時喝牛奶,總會選在白天任何時段,這樣就不會傷胃了。 儘量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是多數年輕人和白領比較熱衷的飲料,喝起來美味又解渴。但專家表示,碳酸飲料中的氣體很容易引起脹氣,這類飲料含有較高的熱量和各種新增劑,不宜大量飲用。在夏季,白開水、涼茶等才是最解渴的健康飲料。 少吃鹽漬食品和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