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養生按摩的方法是什麼

  現代人推崇中醫養生,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當屬中醫養生之經絡按摩。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經絡養生按摩的方法

  雙手拍頭:取坐位,頭身正直,然後用雙手掌在頭部施輕拍法,由前向後,均勻拍打,力量要輕柔有彈性,雙手輕拍約20次。

  按摩後腦:兩手指交叉,抱在後頸枕下部,左右來回橫向搓摩約20次,力量要輕柔適中。

  梳頭浴面:雙手五指分開如爪,自前額向後梳頭10次,繼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頰10次。

  旋摩耳輪: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後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後面10次。

  叩齒咬牙:雙手掌輕按雙頰,先叩齒有聲36次,後咬牙無聲18次。然後下頜放鬆,用兩大指指腹向上託叩下頜36次。

  彈鳴天鼓:雙掌掩耳,食指、中指、無名指在後枕輕輕摩擦,耳中聞擂鼓之聲約1分鐘,繼用無名指彈滑36次。

  攪海咽津:舌尖先左後右在口腔內頰慢慢攪動10次,古稱“赤龍攪海”,至唾液滿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頸嚥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運目彈睛:頭部不動,眼珠向四周環視1周,正反方向各3次。然後用力緊閉雙眼,同時呼氣,待氣吐盡後,迅速睜大雙眼,同時吸氣,共3次。

  按摩頸項:手掌自後頸慢慢按摩至前頸,中指尖點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雙掌根緊按雙側腋下脅肋,自後向前按摩10次。然後左掌疊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窩部10次,繼按順時針方向向左上腹推進,而後依次達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窩部,如此1~3遍。

  搓腰揉腎:雙手虎口放雙側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後雙手上移至雙側腎俞穴,左右扭動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經絡按摩養生的注意事項

  1、心包經一般為補,夏天心火旺的時候可以逆敲,瀉心火。

  2、實症為補,虛症為瀉。如治小兒近視,為虛症,肝開竅於目,應該瀉法敲肝經。便祕,應該瀉法敲大腸經。感冒,要瀉法敲肺經。

  3、腎經任何時候只能補,不能瀉。對照上表,應該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膚的穴位,即使補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裡,風池,崑崙。

  5、膽經多從上往下敲,用補法。但在大腿部肌肉發達,補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擊。過了膝蓋,從陽陵泉開始往下要手法略輕。

  6、膀胱經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為通道,而人的後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醫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適用順逆和補瀉關係的,比如採用揪和拍,肯定是虛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經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適用順逆和補瀉關係的。

  8、要靈活運用中醫的五行理論。主要是正確判斷經絡之間的表裡關係和相生相剋關係,確定補瀉治療手法,如調理腎經,一般來說腎經出現問題都是虛症,腎經要補。肺運腎水,肺經要補,脾經和腎經隔一位,要瀉。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