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黃芪是常見的中藥材,不少人也會用黃芪作為煲湯的藥材,但真正的瞭解黃芪的功效與用法的較少,那麼正確來說有哪些功效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有關於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希望你會喜歡。

  主要功效

  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面板血液迴圈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作用與方法

  1.治肺結核、盜汗

  黃芪15克、紅棗10枚水煎服,連服兩週。

  2.治內臟下垂

  黃芪15克,升麻、黨蔘各10克,水煎服。

  3.治氣血兩虛及失血後貧血

  黃芪30克、當歸10克、大棗10枚,水煎服。

  4.治自汗

  防風、黃芪各50克,白朮100克、生薑5片,水煎服,連服lO天。

  5.補虛除燥

  蜜炙黃芪8克、甘草2克、大棗1枚,切細後水煎,去渣溫服。

  6.補氣生血

  黃芪、當歸各50克,黃酒500克浸泡,每日服用2匙。

  7.治慢性腎炎

  蜜炙黃芪25克、淮山藥30克、黨蔘15克、山萸肉9克,水煎服。

  8.治咳血

  取黃芪四兩,甘草一兩,研末,每次服用二錢。

  9.治胎動不安

  取黃芪、川芎各一兩,水一升,糯米一合,煎煮,水煎至半升即可,分兩次服下。

  10.治吐血不止

  取黃芪二錢半,紫背浮萍五錢,研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姜、蜜水服送。

  副作用

  1、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間都不要食用黃芪。

  2、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的不宜吃黃芪的。

  3、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症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等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用黃芪泡茶喝也要有個度。

  4、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的,所以應禁用黃芪。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溼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會使病情加重。

  適宜什麼人吃

  1、臉色不好:身體虛弱,面色黃白缺乏光澤,沒有力氣者。

  2、骨頭不好:骨頭不是很強壯,手腕和腳腕都偏細,面板黃白。

  3、浮腫:容易眼皮腫,目無光彩,下肢腫,兩腿無力,特別是足腫,手足易麻木。

  4、肌肉鬆軟:如下巴的肉耷拉下來,或腹壁軟弱無力,猶如棉花枕頭。

  5、體質不好:平時易於出汗,畏風,遇風冷易於過敏,或鼻塞,或咳嗽,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幹後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