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小妙招推薦

  夏季想要少生病,一定要關注夏季養生小常識!下面給大家分享夏季養生小妙招吧。

  夏季養生小妙招

  一、飲食篇

  夏季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物。飲食宜定時定量,減輕胃腸負擔,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之物。食慾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1、多吃苦味菜

  夏季氣溫高溼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悶、頭昏、食慾不振、身體消瘦。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燥溼的作用,達到平衡機體功能的目的。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選擇。

  2、多蔬果,少油膩食物

  在這個時節,蔬菜瓜果種類繁多,營養豐富。市面上常見的苦瓜、冬瓜、番茄、絲瓜、南瓜、黃瓜、西瓜等,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深色的果蔬,它們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及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吃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人們會感到腹脹,不思飲食、疲倦感加重。因此飲食應以清淡平和為主。

  3、多熟食,少生冷

  在這個時節,人們往往喜歡生吃瓜果、海鮮等食物。值得注意的是,氣溫高,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特別是到“三無”攤點吃不衛生的食物,很可能會染上疾病。

  二、睡眠篇

  良好的睡眠能增強人體抗老防病能力,夏季天氣炎熱,容易令人睡眠不足或睡得不香。保證足夠的睡眠是夏季保健的重要環節。

  1、晚上11點之前入睡

  夏季白天長晚上短,陽氣充盛,陰氣不足。人的氣血從內向外調動,這個過程需要陽氣充分地往外調動,如果白天睡覺多,陽氣就得不到充分的生髮,因此夏季的睡眠時間也要做一定的調整。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晚上10:00~11:00,早晨起床時間為5:30~6:30。

  2、午睡以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

  夏季夜間睡眠時間縮短,那麼就要通過午睡來補充。夏季午睡的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不但會感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3、睡眠環境要通風

  另外,睡眠環境應是通風、涼爽和安靜,一般室內的溫度在25℃~28℃,室內外溫差不超過10℃。夏天空調溫度不能設定過低,因為長時間處在低溫環境裡,會對人體陽氣造成損傷,引發“空調病”。睡覺前記得把房間的燈全部關掉,拉上窗簾,窗簾要遮光透氣,光線敏感者,戴眼罩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三、運動篇

  夏季天氣炎熱,朋友們儘量選擇室內運動鍛鍊,以免中暑給身體帶來不適,游泳、瑜伽、健身球都是不錯的選擇。夏季運動,應注意以下幾點:

  1、晨練不宜過早

  夏天天亮比較早,很多有晨練習慣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門運動。但晨練不宜太早,以免影響正常睡眠。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時間在1小時左右。

  2、運動前後要補水

  夏季運動出汗多,鹽分喪失量大,容易使細胞滲透壓降低,導致鈉代謝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在運動前10-15分鐘,要喝450毫升到600毫升的水,每運動10-15分鐘,要喝150毫升到240毫升的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但不要喝過甜的飲料。運動後也應該及時補水,“多次少飲”為宜。

  3、控制運動強度

  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一旦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到陰涼通風處坐下,喝些涼鹽開水,呼吸新鮮空氣,在頭額部或腋下等處進行冷敷。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藥物。如經過處理仍不見好轉,應立即就診。

  夏季養生的祕訣

  1、不喝酒

  即使是在節假日期間或必須應酬的場合也不喝酒,或只喝少量的低度酒。

  2、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安排好一日三餐,做到平衡膳食。

  3、多喝水

  每天最少喝7杯水***約2000毫升***每天早晨起床後即喝一杯水***70毫升***。如喝“一線瀑”茶,對於排尿不暢的中老人群更適宜。

  4、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每天晚上都洗一次下身。

  5、勿過勞,免著涼

  調整好工作、生活節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分疲勞。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適時地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6、不久坐

  坐1小時左右就站起來活動活動。

  7、適量運

  做到“五三七”,五:每週至少運動5次;三:每次運動得30分鐘以上;七:每次運動後,實際心跳次數加上年齡要達到每分鐘170次。

  8、保持大便通暢

  每天定時排便,日常飲食中要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和適量活動,遇有便祕時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