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精神養生

  入秋之後,天氣非常的乾燥,秋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隨著氣溫的下降,各種疾病也容易乘虛而入,所以秋季時節我們要加強日常的保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以“收”為要,做到“心境寧靜”,這樣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靜呢?簡單地說,就是要“清心寡慾”。私心太重、嗜慾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在現實生活中,則要求人們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獻。

  另外,秋天固然天高雲淡,碩果累累,令人愉悅,但難免也有“悽風苦雨”。自然界的秋風、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常有蕭條、淒涼、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稱心的事,極易導致心情抑鬱。研究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稱作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可使人產生消沉抑鬱之感,而陽光可使褪黑激素分泌減少。同時,褪黑激素還有抑制人體內其他激素***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作用,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相對減少,會使細胞懶散癱瘓,從而使人們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為此,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也就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

  秋季心靈養生

  自然心靈釋放養生是解決個人心理障礙,抑鬱、憂慮、恐懼、緊張、痛苦;解決親子關係問題,孩子厭學、考試焦慮、學習成績偏科、青春期叛逆、焦慮、憂慮、恐懼、網癮等問題;解決夫妻及戀愛關係問題,感情及婚姻危機、婚外戀、失戀及離婚創傷治療、成功經營婚姻及戀愛關係,職場關係,如何更好地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成功經營客戶關係等,學會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愛自己,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問題,從而獲得愛、自信與尊重。此書分析了為什麼要苛薄自己,非要把心理問題壓在心裡?為何不一吐為快,為什麼不能放下一切包袱,輕鬆快樂地生活?對人們集中的疑問,採取心靈釋放,全方位開啟心結,自由地釋放心靈。具體針對各種壓力,包括深呼吸,冥想,意念引導,體育運動,跑步,散步,吃健康食品,休息時間充足以及平衡好心態,工作與娛樂的時間等方法來釋放心靈。

  秋季養生養心

  好多人講起養生,都能滔滔不絕說出許多的觀點方法。但是,綜合起來不外乎補腎補氣補血等等,許多的補品,如各種參,人蔘、西洋參、太子參,海蔘,還有鹿葺、海馬、阿膠、冬蟲夏草等等,再就是這功那功之類。很少有人提到養心,而從中醫《內徑》這本最古老的醫書中提到養生方法就是養心。

  《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就提出養生須“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並且早就提出來不會養生的情況是:“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看看今天的人們,所作所為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酒場不斷,山珍海味、雞鴨魚肉,辛辣厚味,貪慾無足,肥體豐腰。現代儀器裝置的檢查,顯示“三高症”,代謝綜合徵等等。按照營養學的角度,酒場上的許多食品都有滋補價值,但是為什麼長在酒場的人容易得“三高症”等疾病呢?為什麼常常吃補品的城市人長壽的少,而偏遠的農村地區卻出現較多的長壽老人呢?

  這其中的關鍵性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們注重的是食補養體,而農村人注重的是養心。現代社會已經讓太多的人捲入市場經濟的大潮,金錢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不管是營養品還是藥品等等的宣傳或多或少受著金錢的影響,在追求所謂養生的過程之中,有些想法做法已經與養生目的越來越遠了。正如一個外國人所說,我們人類確實已經忘記了出發時的目標了。注重追求各種補品,注重追求金錢,注重追求美色,說到底就是慾壑難填,卻又想養生長壽,這樣相反的兩種選擇能夠達到目的嗎?

  因此,養生須從養心開始,保持“恬惔虛無,精神內守”,做到“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才能達到“度百歲而動作不衰”的養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