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如何養生保健

  立冬是冬季的節氣之一,是天氣轉冷的一大標誌。立冬後要做好養生保健,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1、多“點”笑

  喜、怒、思、憂、恐五志之中,憂傷情緒容易傷肺。因此,冬天養生應將我們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統與秋的收斂之氣相應,以笑養肺。笑不僅使人心情舒暢,還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臟始終處於一種柔和的狀態,對肺是有好處的。

  經常笑一笑能使胸部擴張,肺活量增大。特別是清晨鍛鍊時,若能開懷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氧氣,撥出二氧化碳,加快血液迴圈,從而達到心肺及臟腑氣血調和,保持人的情緒穩定。笑雖可祛病健身,但必須適度。過分失常的笑,對心肺都有害,也會傷人氣。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2、早“點”睡

  立冬後,就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在眾多的養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謂“睡覺”了。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

  中醫認為冬主收藏,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注重補陰才會事半功倍。建議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睡眠時的被子應該以暖和、輕柔為宜。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3、少“點”鹽

  乾燥的氣候對呼吸系統傷害較大,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飯菜中含鹽量太高,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各種細菌在上呼吸道中更易存活。高鹽的飲食還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細菌、病毒乘機而入,誘發炎症。因此,冬季更應注意限鹽。

  在日常生活中“鹽多必失”,要控制餐桌上的用鹽量。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下***1啤酒瓶蓋大約為6g鹽***,同時可以採用醋、芝麻醬、咖哩、料酒、香料來調味,加蒜、姜、蔥、胡椒等提味。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4、吃“點”果

  甘酸清潤的水果通常富含維生素C和E,可以滋潤面板。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使面板水潤細膩,維生素E是種高效抗氧化劑,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面板血液迴圈,增強細胞活力,如獼猴桃、山楂、蘋果、梨、柑橘類水果。另外,酸味水果還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冬季,一天吃個水果,是補水潤肺的理想選擇。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5、進“點”補

  “入冬進補”,很多人會選擇雞、鴨、羊等熱量高的肉類進補,其實這並不適合所有人,類似蘿蔔燉羊肉、狗肉火鍋之類的溫補食品適合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和兒童食用,但對於溼熱體質、肝火旺體質以及痰溼體質的成年人來說,多吃肉類,特別是燥熱的狗肉可能出現流鼻血、口舌生瘡、煩躁等症狀。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側重點不同,總的來說,無非是缺什麼補什麼。例如氣虛的人要補氣,可以多吃花生、紅棗、山藥;陽虛的人要補陽,可以多吃核桃、韭菜、狗肉、羊肉;陰虛的要補陰,可以多吃梨、銀耳、豬蹄。專家提醒,冬季養生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去“補”,要是搞不清自己的體質,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方法6、多“點”水

  從表面上看,冬天人體雖然出汗少,但因組織液通過面板蒸發,成年人一天也要失去約600毫升水分。加上排便失水,一天中人體排出的水分在2500毫升左右。因此,即便冬季人們每天喝水也不應少於2500毫升。

  其實喝水這件事,除了要喝夠量,還要喝好水,才能真正保障身體健康。什麼才算是好水呢?首先,好水一定是安全的。其次,好水口感要更好。最後,好水一定是鮮活的。

  立冬時節養生保健的食物

  1、白菜

  冬天是各類蔬菜的淡季,但卻是大白菜大量收貨的季節。北方有句諺語說的是“立冬砍白菜”說的就是立冬以後吃白菜。大白菜的生長期大約在一百天左右。過早長不實,達不到豐收目的。過晚的話收穫稍不及時極就容易凍在地裡。“立冬不起菜,別把老天怪”這句話說的就是立冬後的天氣變化多端,隨時都有大雪封地的可能。所以,每年立冬前後我們就會看到大白菜開始上市,冬儲大白菜也就正當時。

  2、香菇

  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遊離氨基酸、膽鹼、腺嘌呤、麥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3、生薑

  生薑性熱,味辛,有溫暖、發汗、止嘔、解毒、溫肺等作用。

  4、白果/銀杏

  銀杏素有“公孫樹”的美稱,因為它的生長週期長,樹齡超過四十年才能大量結果。白果就是銀杏果實中的核心的部分,古時因其外殼色白又稱“銀果”,形狀與杏仁比較類似。因為稀罕,白果在宋代即是皇家的貢品,如今在日本、歐洲也有普遍的食用習慣。雖然白果的營養豐富,但它的代謝產物也含有微量的氫氰酸,因此每日需要控制攝入量,並且最好是熟食。加在粥湯中同煮,是極好的補品之一,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味道便已足夠香美。

  5、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餘。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佔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6、羊肉

  在寒冬臘月裡,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於是身體就很容易出現手足冰涼,氣血迴圈不良等多種現象。冬季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補充身體的陰血。其中羊肉就符合了這樣的進補原則,所以羊肉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食物。寒冬裡吃過羊肉爐以後,冰凍的身體就會立刻溫暖起來哦,一身的寒氣也漸漸的消失。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