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會導致寶寶發高燒

  寶寶的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37℃以上叫發燒。凡事都是有其原因的,寶寶的發燒也是有其中的病因的,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導致寶寶發燒的病因,供大家學習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導致寶寶發高燒的病因

  1.中耳炎。不管哪邊的耳朵,只要看到耳孔發溼,就有鼓膜破了的可能,寶寶的鼓膜就是破了,也會很快長好,不用擔心。

  2.頜下淋巴結化膿。頜下淋巴結化膿是繼中耳炎之後最容易引起高燒的疾病。患頜下淋巴結化膿時,寶寶頜下腫得很硬,頭部難以轉動,一般都高燒到38℃左右。應及早給予抗生素。

  3.寶寶肛門周圍長出“癤子”。當“癤子”變硬、紅腫時也會發燒,一般燒到38℃左右。可從寶寶大便時的哭鬧就可知道。

  4.急性出疹子。疹子一般多發於7個月以後的寶寶,偶爾也有發病於3-4個月的。但是,在這個月齡中,發燒一般不超過3天,一天左右就退了。而疹子卻是在燒退之後出現,並擴充套件到全身。疹子從外觀上看很像麻疹,如果是炎熱季節,也會以為是痱子。出了疹子也不要緊,是比較容易治癒的。

  5.熱病。熱病一般發生於夏季,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發病率較高。4個月以後的寶寶,患夏季熱病較多。其症狀只是發燒,從半夜開始到第二天上午,可高燒到 38℃-39℃,但一到下午就退燒了。根據這種“燒型”,大致可以知道是夏季熱病。不過,在頭2-3天中,由於看不出是什麼病,爸爸媽媽會有些驚慌。、

  高熱寶寶幾項護理建議

  ☆ 多休息

  ☆ 因發熱時新陳代謝加快,

  ☆ 消耗增加,多休息可以減輕身體負擔,有利於身體早日康復。

  ☆ 減少衣物

  成年人發燒會覺得冷,所以要多加衣服。但如果像成人那樣用衣服、被子捂住寶寶發汗,反而對病兒不利。嬰幼兒主要依靠面板散熱,如果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會進一步升高。因此,應適當減少寶寶的衣服,待體溫降低後再增加。

  ☆ 注意多補充水分

  發熱時,大量水分從面板蒸發,呼吸也可能加快,從而導致水分喪失,加上退熱時出汗較多。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時給孩子喂水,同時水分也可幫助孩子降溫。》》》提醒:寶寶挑食嘴角易爛!

  加強口腔及面板護理

  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口腔內細菌的繁殖,加上維生素的缺乏,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症。因此,應注意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每日3 -4 次。此外,有些家長遇到寶寶發燒,總認為應避風而不給寶寶洗澡。其實,這時用溫水給孩子擦浴,可使寶寶身體內的熱量隨著水分的蒸發而散發,減輕疾病的痛苦,也可避免因面板汗腺阻塞而導致細菌感染。

  發燒降溫要選擇適當方法

  對於各種高熱的孩子,均要做好降溫處理。除適量服用退燒藥外,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冷敷。用小塊毛巾在冷水裡浸溼後擰乾,放在寶寶的前額上、腋下、大腿部,並定時更換,讓毛巾一直保持較低的溫度。也可直接用冰袋敷在寶寶的額頭上。

  2.酒精擦拭。用紗布浸泡在較稀的酒精內,然後擰乾,在寶寶的四肢、腋下、大腿根部緩緩擦拭。動作不要過大,以免大人手臂伸進伸出時,帶給孩子涼風,一般擦拭10-15分鐘即可。

  另外,發熱時,患兒胃腸道運動功能減弱,消化酶分泌減少,小兒食慾差,易造成食物消化吸收障礙,加上高熱時體內消耗大。因此,要給予易消化、低脂肪的飲食,如稀飯、蛋湯、麵條之類。不要過分勉強喂孩子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值得一提的是,小兒發燒切不可亂吃退燒藥,倘若“見熱就退”,有時會掩蓋疾病的徵象,不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通過上述降溫方法處理後,寶寶的體溫仍不能控制在38℃以下,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