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有哪些不健康的心理

  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鬱鬱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家長一定要重視了!

  過度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過度***包括從來不敢面對小朋友唱歌,從來不願拋頭露面,從來不敢接觸生人等等***,則可能內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拒絕交朋結友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為"洪水猛獸”。

  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經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總無中生有地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怪自己。

  過分追求表揚

  自卑兒童儘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長和教師的表揚,而且可能採用不誠實、不適當的方式,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

  貶低、妒嫉他人

  自卑兒童的另一變態反應是:常常貶低、妒嫉他人,如可能為鄰桌受到老師表揚而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他們為減輕自家因自卑而產生心理壓力設計的宣洩情緒的渠道,儘管這往往並不奏效。

  自暴自棄

  佔大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為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為,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長指責,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辯解。

  給孩子充分的愛

  1充分的關愛

  充分的關愛包含著體貼、關心、愛護、依賴等,它能帶給兒童滿足與溫暖,使兒童體會到生活充滿幸福與光明,從而心情愉快、積極向上,並且會深切真摯地去愛別人。愛是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動力。母愛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教師的愛對兒童一生的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適當的母愛與師愛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負面的影響。

  母愛不適當主要表現在溺愛上,對兒童一味遷就,缺乏嚴格要求,不要把溺愛縱容和愛劃上等號。教師對兒童愛得不夠,往往是由於責任心不強,為對兒童冷淡或表示討厭,或表現為偏愛資質聰明、容貌出眾的兒童,常使受寵兒童張揚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教師不僅要充分地愛孩子,也應該正確地愛孩子,對每一個孩子都應一視同仁。

  2充實的生活

  兒童生活的內容應該是豐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學習、勞動,有適當的遊戲、娛樂。

  有的家長忙於工作,對兒童除了在吃穿上給予滿足外,對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關心;有的家長望子成才心切,過多安排孩子學習,致使孩子精神緊張,興趣偏狹,生活能力差,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

  3平穩的環境

  平衡的環境是指的家庭、順利學習的環境、必要的物質生活。比較平穩少曲折的環境,對兒童的心理衝擊比較小,兒童容易適應,而不至於產生心理不健康。反之,處於逆境中的兒童,往往會缺乏教育引導,而在心理上受不住衝擊,出現反常心理。

  美國霍爾姆等人曾對5000餘人進行社會生活對心理疾病的影響的調查研究,發現生活變故大會出現較高心理髮病率。例如,父母吵鬧、離婚,教師責罵、體罰,由於貧困而受飢餓或失學等,都會促使兒童發生心理變態,產生緊張、焦慮、悲傷、恐懼、消極、自卑等心理。

  不過,處在逆境中的兒童,如果能加以正確引導,給予精神或物質的支援,培養他們以比較強的意志、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挫折,那麼兒童還是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的,甚至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4藝術的陶冶

  藝術的陶冶促使兒童的人格獲得健全、和諧的發展。音樂是形象化的具體刺激,兒童容易接受。創造和選擇適合兒童特點的音樂來陶冶兒童,根據需要經常給兒童聽歡樂、明快或安靜、溫和或堅定、有力的音樂,使兒童形成活潑、愉快、穩定、勇敢的性格。

  美術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藝術。美術的具體形象性是最受兒童喜愛的,用以陶冶兒童情操、發展兒童智慧有顯著的效果。兒童可以在看看畫畫玩玩中發展智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兒童文學也是兒童十分喜愛的藝術形式。它那引人入勝的內容、優美動聽的語言,不僅使兒童增長知識、明辨是非、發展語言,還能培養他們對文學的興趣。經常向兒童講故事、唸詩歌是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5健康的軀體

  健康的軀體是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軀體的健康同先天的條件有關,然而後天的保護和鍛鍊亦十分重要。要使兒童的人格獲得健全的發展,就必須同時使兒童有健康的身體。

  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條件外,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的條件還有很多,如經常與同伴交往,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父母的直接影響等,這些都應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