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紀的男人健身方法

  健身雖然是每個人都必須做的,但是不同年齡的人卻應該做不同的健身。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男性不同年齡段健身方案:

  男人30:積蓄健康之資本

  30歲時人的身體功能已過了頂峰,這時如忽視身體鍛鍊,對耐力非常重要的攝氧量會逐漸下降。隨之而來的就可能是為一些疾病埋下了隱患。而這時進行一些鍛鍊,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為日後的健康積蓄足夠的資本。

  鍛鍊要求

  在鍛鍊時間上要保證一週有3-4次,每次30-60分鐘。強度可稍低於20歲時強度。專案選擇上,可騎自行車、跑步、游泳、散步等有氧運動,但要求使心跳加速至少持續20分鐘。

  推薦

  先進行5-30分鐘的慢跑,20分鐘增強體力的鍛鍊,5-10分鐘的伸展運動,重點是背部和腿部肌肉。

  男人40:控制體型是關鍵

  進入40的男人,最頭疼的莫過於“將軍肚”的出現,隨之而來的就可能是高血壓、脂肪肝。因此,適時、適量的鍛鍊就能有效預防身體的發福。

  鍛鍊要求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男士,一開始鍛鍊一定要輕,尤其是體重超標的人由於關節承受太大的壓力,更要注意運動的強度。一開始不需要跑步,可以選擇功率自行車、橢圓機等器械練習,可以保護膝關節,而且這些運動也是有氧運動。即便是上器械,也要在堅持有氧運動20天之後,並堅持小運動量。前3天的器械以適應為主,熟悉正規的器械姿勢,然後再循序漸進,而不應以達到某種目的為主,急速冒進。

  推薦

  25-30分鐘的心血管鍛鍊,中等強度,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

  男人50:動作輕柔不過猛

  隨著年齡的增大,50歲的男人不要追求運動速度,也不要像年輕人一樣選擇高強度的專案,健身重點要偏柔,切不可用力過猛。

  鍛鍊要求

  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鍛鍊專案和強度,應著重加強提高耐力、力量、柔韌性、平衡感的練習。提高耐力水平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專案,如快走、慢跑等,有條件者可以練習蹬功率車和跑臺階。力量練習可以選擇去健身房接受正規的健身指導,沒有條件的人也可以在家裡利用啞鈴、沙袋等進行訓練。

  推薦

  5-10分鐘的伸展運動,10-15分鐘的器械練習,10分鐘的放鬆運動。脈搏每分鐘不要超過140次。

  健身的誤區:

  誤區一:初始鍛鍊就採取大運動量、大強度鍛鍊。

  突然大量運動,機體難以適應,會出現嚴重的疲勞感、渾身痠痛或引發老病,還可引起肌腱、肌肉拉傷,很難堅持長期鍛鍊。正確的鍛鍊方法是:從小運動量、小幅度、簡單動作開始,讓機體有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叫疲勞期,大約半個月,然後逐漸增加運動量,加大幅度,動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難。

  誤區二:初次進行器械鍛鍊,認為把所有的器械都做一遍才算得到鍛鍊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每次健身把器械一個不落地做過去。那樣既佔用你很多時間,又由於突然運動量過大、過強,會出現全身痠痛,使正常鍛鍊難以堅持。正確方法是請健身指導員或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一個最佳鍛鍊方案,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實現你的健美健身計劃。

  衰男變型男的健身方法:

  談到健身,可能很多人都會面露難色,並不是不願意鍛鍊,而是沒時間。這似乎也已經是多數不鍛鍊人士的統一理由了。那麼,我們就因為工作忙或是時間不夠,就真的放棄健身、放棄鍛鍊了嗎,能不能有更簡單的健身方法,讓我們幾分鐘就可以鍛鍊身體呢?答案是有。一個老中醫向我們推薦了四個3分鐘運動,經白領男士堅持應用,感覺效果不錯,特向大家推薦。

  搓手3分鐘

  先是兩手手心互相搓,直到手心感到微熱,再將手背互相搓,最後手指交叉,相互揉搓。手上的穴位密集,經常揉搓這些穴位,可以對其相對應的內臟起到保健作用。

  冷水浴3分鐘

  用冷水擦洗全身,可以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剛擦時會覺得很冷,但5分鐘以後就會發熱,感覺很舒服,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彎腰3分鐘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而後逐漸低頭彎腰,雙手觸地,兩秒鐘一次,1分鐘30次。剛開始可以少彎幾次,逐步增加。這項運動可以增加腦血管的抗壓力,對於困擾很多人的偏頭疼,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仰臥呼吸3分鐘

  全身放鬆仰臥在床上,吸足一口氣,使肚子鼓足,然後慢慢撥出,如此反覆數次。這個動作可以運動全身內臟,使血管神經得到緩和而有節奏地運動。既有利於消食化痰,也有利於安穩睡眠。

  8種最佳男士健身方法:

  一、腰部最佳減肥方式是進行腹部運動

  錯誤許多人認為鍛鍊身上某個部位的肌肉,那個部位的脂肪就會“消耗掉”。實際是,不論進行何種運動,消耗的是整個身體的而不是某個部位的脂肪。當然,如果你減少了整個身體的脂肪,那你自然也會看到腹部脂肪的減少。

  二、要保持健康一週只需鍛鍊兩次

  錯誤研究表明,人體肌肉不鍛鍊,力量很快就會消退。在48一72小時之後必須再鍛鍊,才能重新獲得良好的健康狀態。科學家指出,天天鍛鍊最有效,一週鍛鍊三次可保持健康水平。

  三、減肥鍛鍊時必須流大汗

  錯誤流汗只會降低體溫,使身體避免過熱,而不能減肥。鍛鍊後體重可能會減輕一些,但減輕的是失去的水分,一旦補充了水,體重又會復原。

  四、慢跑1600米要比步行相同距離消耗更多的能量

  錯誤不論你慢跑還是步行1600米,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因為你是在相等的距離內移動相同重量的身體,速度不起作用。如果你是慢跑而不是步行30分鐘,那你消耗的能量就大大增多了,因為你跑了更遠的距離。

  五、鍛鍊後一段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呼吸就是鍛鍊過度了

  正確鍛鍊後5分鐘左右呼吸應當趨於正常,心跳不應急速,身體反應也不應是精疲力竭。有利於健康的鍛鍊不應是過於費力、感到不適或疲憊不堪,而應是舒適,暢快,精神煥發。

  六、步行是最好的健身方法之一

  正確步行有助於促進整個身體的血液迴圈,從而能提高你對健康的總體感覺。

  七、用力的伸展運動能使肌肉富有彈性

  錯誤各種伸展運動,如腰部的扭動或彎曲、上體前屈雙手觸控腳尖等,應該緩慢進行,讓肌肉伸展放鬆。用力的伸展運動會使肌肉繃緊、受傷。

  八、一天用於鍛鍊的時間最少應有20分鐘

  正確人體約有骨骼肌520塊,良好的運動應使這些肌肉都得到鍛鍊。在5一10分鐘內伸伸胳膊踢踢腿是很不夠的。適度的運動最少要有20分鐘。

  需要鍛鍊多久才能使身體健康,取決於開始鍛鍊時的身體狀況。如果狀況不佳,當然不可能在3周之內就使身體好起來。身體好了還不行,還要保持下去。而保持健康和獲得健康都需要鍛鍊。鍛鍊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運動起來不像以前那麼艱難了,因為你的身體已處於良好狀態,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