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的飲食養生方法

  養生簡單的理解就是人們要有一顆樂觀、從容的心,要保持心情的舒暢,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長和生活的更舒適,這也不曾離開我們的日常合理的飲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季節飲食養生一、春季

  1.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2.養肝為先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復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肝氣自然旺於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3.多養陽氣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經》裡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

  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我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鑑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等。

  5.宜清淡,多喝水

  1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春季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祛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2平時要多喝水可增加迴圈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洩,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鬱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6.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面板病等。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季節飲食養生二、夏季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淨、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 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季節飲食養生三、秋季

  多喝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們不能離開水。多喝水有利於提神醒腦,有效對抗秋燥。喝水不僅能夠補充身上的水分,還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有益身心健康。

  早上起來空腹喝一杯水有益促進血液迴圈,也能喚醒大腦的機能,使得一天的思維清晰敏捷。如果覺得白開水比較難下嚥的話,那麼可以搭配點紅棗或者蜂蜜飲用。

  飲食宜清淡

  秋季適合多吃些清淡可口的飯菜,可讓人心情愉悅,忘卻疲勞,因為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使人更加困卷。特別不要吃辛辣食品,以防上火,另外,吃得過飽也會造成胃部負擔,導致秋燥。

  季節飲食養生四、冬季

  冬季飲食有諸多講究,但總的原則就是應通過飲食起到保溫禦寒和防燥的作用。

  宜多補充熱源食品。冬季身體抗寒需要大量的熱量,為適應這一特點,膳食中應多補充熱量大的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多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及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

  宜多補充含蛋氨酸的食品。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這對於冬季人體禦寒很有益處。主要包括芝麻、葵花籽、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等。

  宜適當補充些無機鹽。專家建議冬季應多攝取那些帶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為這些蔬菜的根莖裡含有較多的無機鹽。

  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多補鈣可提高機體禦寒性。蝦皮、牡蠣、花生、蛤蜊、牛奶等食物含鈣量較多。

  宜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裡,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的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最容易出現諸如面板乾燥、皸裂、口角炎、脣炎等症狀。維生素B2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紅薯等;維生素C則主要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宜適當補充含鐵的食物。冬季的時候,由於天氣寒冷,萬物枯死,人也常常容易產生慵懶倦怠之感。豬肝和瘦肉是鐵質的最佳來源,經常吃一些赤豆、黑豆、黃豆等,也能起到補充鐵質的作用。

  此外,冬季養生還要做到“三忌”。忌生冷食物。冬天氣候寒冷,生食冷食不消化,會損傷脾胃。忌食苦寒的食物。苦味之物能洩,易傷陽氣,擾亂閉藏之氣,有損脾胃。大寒之物,還容易引起洩瀉。但也不宜吃大熱的食物,因為多吃大熱的食物,易生內熱,熱傷胃陰,也會損害脾胃的。忌飲烈酒。很多人都有冬天飲酒驅寒的習慣,但冬天只可適當飲低度酒,最好飲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