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貧血怎麼辦

  由於生理的變化孕婦常出現貧血現象,特別是以缺鐵性貧血多見,孕婦補血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那麼呢?小編來告訴你。

  孕早期貧血的調理方法

  1、孕婦貧血補鐵很重要

  孕婦多患缺鐵性貧血,因此既補血又不鐵的食物當然是首選!黑木耳搭配紅棗及紅糖少許經常煮食,可治療體虛貧血,同時有效補充孕婦體力。黑木耳可涼血止血,益氣潤肺,滋陰潤燥;紅棗補氣養血的作用毋庸置疑,棗中還富含鈣和鐵,針對孕婦的缺鐵性貧血很有效。

  另外紅豆含有較豐富的鐵質,孕婦常食用,不僅起到防治缺鐵性貧血,還有滋補強力,加強乳汁分泌的功效。

  2、孕早期貧血從動物身上尋求解決之道

  動物內臟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在這裡小編推薦豬肝,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磷,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並且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可採用燉煮方式製成菜餚,讓孕婦食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豬肝食用前一定要去毒,因此建議大家到超市購買熟食。豬血有“液態肉”之稱,豬血含鐵量非常豐富,每100克含鐵高達45毫克,比豬肝高兩倍,比雞蛋高18倍,比瘦肉高20倍。

  孕婦貧血的原因

  1、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孕期最常見的貧血,一般從懷孕5-6個月開始發生。缺鐵大多發生於對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未能滿足供應的特殊情況下,懷孕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孕晚期血容量大約增加1300毫升,血液被稀釋,紅細胞數和血色素相對性減少,因此,孕期血紅蛋白低於100g/L可以診斷為貧血。

  很多孕媽咪在懷孕前因月經失血,造成懷孕後體記憶體貯量不足;而胎盤和胎寶貝的發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鐵的供給量要達到孕前的2倍;加上孕媽咪懷孕後胃酸減低也影響了飲食中鐵的吸收,而孕後又未能通過飲食攝取足量的鐵。以上多種因素均使孕媽咪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3.2、葉酸缺乏性貧血:葉酸性貧血又稱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於懷孕後身體缺乏葉酸而引起。懷孕後,孕媽咪的身體對葉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卻因為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而影響了體內對葉酸的攝入。

  孕婦貧血的食療方法

  1、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滷雞肝、豬肝等動物肝臟富含礦物質,一週可吃兩次。鴨血湯、蛋黃、瘦肉、豆類、菠菜、莧菜、番茄、紅棗等食物含鐵量都較高,可經常吃。

  2、食物要多樣化

  經常進食牛奶、胡蘿蔔、蛋黃,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果蔬,這些食物可以補充維生素A,有助於鐵的吸收。還可於三餐間補充些牛肉乾、滷雞蛋、葡萄乾、牛奶、水果等零食,也是糾正貧血的好方法。

  3、妊娠中後期多吃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後期胎兒發育增快,只要孕婦每週體重增加不超過1千克,就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魚類、蛋類、瘦肉、豆類等,這些食物對貧血的治療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葷素結合,以免過食油膩東西傷及脾胃。

  4、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

  對某些孕婦來說,孕期單單從飲食中攝取鐵質,有時還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對於有明顯缺鐵性貧血的孕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攝入胃腸容易接受和吸收的鐵劑。

  孕早期休養的注意事項

  1、要防止感染

  很多人都知道孕婦最怕感染性疾病的,比如常見的感冒,因為脆弱的寶寶在孕早期的時候很可能因為孕媽媽的一次感冒發燒就胎死腹中,如果僥倖活了下來也有可能留下後遺症。

  2、要注意營養飲食

  很多孕早期的孕媽媽都會有孕吐反應,也因此吃不下東西,沒胃口,儘管孕媽媽知道要補充營養,但是吃不下就不要強制自己吃下去。可以少吃多餐,在平時的飲食上講究清淡點的,但是還是要均衡。孕媽媽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覺得自己吃不下寶寶會不會餓著,其實孕早期寶寶的營養需求還不高,所以孕媽媽只要注意自己平時的飲食搭配均衡,吃多吃少還是比較不要緊的。

  3、工作和休息要看身體情況調整

  一般來說,正常的職業上班族的孕媽媽的工作是可以繼續的,而且其實懷孕了也不是說就需要躺床上休息,適當的活動鍛鍊也可以促進寶寶的成長。如果孕媽媽的工作是體力勞動或者是工作的環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的,則是最好能調換工作或者是暫時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