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貧血怎麼辦

  女性一生中多有耗血或失血。平時若不善於養血,則易引起貧血,出現心慌、頭暈、面色蒼白、失眠等血虛病。那麼?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1.營養不良性貧血

  營養不良性貧血主要指體內嚴重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i2而引起的貧血。

  病因:許多女性過分控制飲食,對肉類、雞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連植物油也吃得少,長期以青菜、蘿蔔之類素食為伍,從而導致貧血。

  症狀:病人除有頭暈、耳鳴、眼花、倦怠、頭髮乾枯脫落等一般貧血症狀外,還可伴發食慾不振、腹瀉、口瘡、舌炎等。

  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餚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頭、胡蘿蔔、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腸炎、潰瘍病應積極治療,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

  2.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本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

  病因: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

  症狀:與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症狀差不多,可通過測驗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鑑別。

  防治: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或10%枸檬酸鐵銨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時還需同服維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進鐵的吸收。貧血症狀消失後,為鞏固療效還需繼續服藥1-2個月。

  ***1***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應注意膳食補充,每日進食80克的動物肝臟、瘦肉類、蛋、奶及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2***適量攝人脂肪,每日以50克左右為宜。脂肪不可攝人過多,否則會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菠菜、紫菜頭、動物肝、動物血及山楂等,提倡使用鐵鍋。

  ***4***膳食中應包括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治貧血有很好效果。

  ***5***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長期素食等。

  3.失血性貧血

  失血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由於外傷或疾病過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機制缺陷,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貧血稱為急性失血性貧血。

  病因:

  ***1***嚴重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崩***。

  ***2***宮外孕、前置胎盤或分娩時的各種婦產科大出血。

  ***3***創傷大出血。

  ***4***支氣管擴張或肺腫瘤的大咯血。

  ***5***潰瘍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嘔血。

  ***6***各種手術外傷及外科手術時的出血等。

  症狀:如果出血量達到1500-2000毫升***約總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後臥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噁心、氣促、極度頭暈甚至短暫意志喪失。由於血迴圈的重新分佈,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尿量減少。血壓、心輸出量及中心靜脈壓均降低,脈搏快而無力,並逐漸出現休克症狀,如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脈搏細數、面板溼冷、噁心嘔吐,最後昏迷。

  防治:應針對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輸血,然後治療原發病。重要的治療措施是迅速輸人全血、血漿、右旋糖酐和生理鹽水等,以補充血量和搶救休克狀態。有慢性出血史或原來鐵貯量已較低甚至已耗盡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後1-2月開始給予口服鐵劑,以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補足鐵貯量。

  輔助治療:在渡過急性期後應及早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飲食。

  4.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系因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貧血。

  病因:與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如苯、砷、碘胺類、氯黴素藥物及放射線等。一些器質性病變如結核病、肝腎疾病、白血病等,常可併發再障。

  症狀:這種貧血病人除有一般貧血症狀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現象,還有畏寒和發燒等症狀。

  防治:再障的治療一般以中草藥和睪丸素為主,也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如療效不佳可改用藥物有苯丙酸諾龍、碳酸鋰、氧化鈷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對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仍無效則考慮做脾切除,術後繼續保守治療。預防再障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有病情變化及早請醫生調治,不要濫用消炎藥,及時治療肝腎病、結核病等慢性病。

  5.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係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

  病因:根據紅細胞壽命縮短的原因,可分為紅細胞內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病因:

  ***1***紅細胞膜的缺陷。

  ***2***血紅蛋白結構或生成缺陷。

  ***3***紅細胞酶的缺陷;紅細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病因:通常是獲得性的,紅細胞可受到化學的、機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學因素的損傷而發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內,也可在血管外。

  症狀: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與溶血的緩急、程度和場所有關。

  急性溶血:起病急驟,可突發寒戰、高熱、面色蒼白、腰痠背痛、氣促,乏力、煩燥,亦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慢性溶血:起病較緩慢,除乏力、蒼白、氣促、頭暈等一般性貧血常見的症狀、體徵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黃疽,脾、肝腫大,膽結石為較多見的併發症,可發生阻塞性黃疽。下肢踝部面板產生潰瘍,不易癒合,常見於鐮形細胞性貧血患者。

  防治:

  ***1***病因治療。去除病因和誘因極為重要。如冷型抗體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應注意防寒保暖;蠶豆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蠶豆和具氧化性質的藥物;藥物引起的溶血,應立即停藥;感染引起的溶血,應予積極抗感染治療;繼發於其他疾病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2***脾切除術。溶血性貧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穩定血紅蛋白病等,可考慮作脾切除術。

  ***3***輸血。有輸血必要者,最好只輸紅細胞或用生理鹽水洗滌三次後的紅細胞。一般情況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機能糾正貧血。

  6.生理性貧血

  由於正常人體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釋所引起的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病因:生理性貧血最常見於女性的妊娠期。這是因為婦女妊娠期時,由於供應胎兒的需要,母體的血容量會比正常時增加約35%,其中血漿增加相對比紅細胞增加為多,血漿約增加1000毫升,紅細胞增加約500毫升,致使血液稀釋。

  症狀:心悸、氣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脹等,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貧血的孕婦還容易發生一種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疾病,在生寶寶的時候還可能出現產程延長和產後出血。

  防治:生理性貧血主要是通過食物來改善。

  ***1***保證充足的熱能撮入。只有在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才能使包括鐵在內的各種營養素得到最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2***食用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鐵及優質蛋白。我們在選擇食物時不僅要看它的鐵含量,還要了解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動物性食物中含有血紅素鐵,其吸收率遠遠高於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在20%左右,大約為植物性食物中鐵吸收率的10倍。此外,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膳食纖維等也會影響鐵的吸收。所以,儘管黑木耳、菠菜中的含鐵量雖然較高,但不如瘦肉及肝臟中的鐵那麼易於吸收。

  ***3***選擇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等,維生素C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每天都應該有。每週應有動物內臟如肝、腎、心等。常吃動物的血製品如豬血、雞血、鴨血等。但要注意衛生。

  造成女性貧血的誤區

  1.貧血好轉得停服鐵劑

  貧血者根據醫生指示,服用鐵劑,看到貧血情況改善或穩定後,即停止服用,這也是錯誤的做法。這會造成貧血情況再次出現的後果。正確的方法是服用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直到貧血症穩定後,再繼續服用鐵劑6至8周,以補充體內的儲存鐵。

  2.蛋、奶對貧血者多補益

  牛奶夠營養,但是含鐵量很低,人體吸收率只有10%。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如果父母忽視新增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蛋黃補鐵好,蛋黃含鐵量雖較高,但其鐵的吸收率僅為3%,並非補鐵佳品。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因此,這兩種父母常給孩子吃的食品,雖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然而,動物肝臟不僅含鐵量高、且吸收率達30%以上,適合補鐵用途。

  除了生理特點,女性在飲食方面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行為習慣,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3.蔬菜水果無益補鐵

  許多人不曉得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是有好處的。這是因為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4.多吃肉對身體不好

  一些女性對一般廣告中宣傳的肉食損害健康產生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達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約為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在平日飲食中,蔬果與肉類的攝取應均衡。

  5.咖啡與茶多喝無妨

  對女性來說,過量嗜飲咖啡與茶,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與鐵形成難以溶解的鹽類,抑制鐵質吸收。因此,女性飲用咖啡和茶應該適可而止,一天一兩杯足。

  當然,除了營養因素以外,缺鐵性貧血還可能由疾病引起。例如痔瘡、腫瘤、消化道潰瘍、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所以,發生貧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

  女性補血養血的8種最佳食材

  1、玫瑰酒——能活血

  為臉上的雀斑、黃褐斑而苦惱的女性,多為肝鬱氣滯者,常伴有胸脹痛、月經不調、胸悶、氣滯、抑鬱等症狀。可嘗試玫瑰酒,玫瑰花具有行氣解鬱、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2、龍眼肉——含鐵質

  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等,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食物。

  3、桑葚幹——天然鐵

  桑葚幹是目前水果及其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是水果中的補血果。一般建議將桑葚幹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補血,還可以美容。

  4、黑棗與蜜棗幹——補鐵養血

  幹棗裡最為推崇的是黑棗和蜜棗,每100克含鐵量在3.7—3.9毫克之間,也算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幹棗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促進鐵離子吸收的重要因子。

  5、紫葡萄乾——補血

  紫葡萄是很好的補血水果。將葡萄晒製成幹後,每100克含鐵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也有利於葡萄乾中一些穩定營養素的保留。

  6、南瓜——補血

  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幫助紅血球正常運作;鋅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

  7、蘿蔔乾——鐵質高

  蘿蔔乾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8、胡蘿蔔——補血

  胡蘿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蔔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