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育兒知識

  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為他新增輔食了。不過最初新增輔食的時候,媽媽們總是很困惑,由於不知道到底哪種輔食適合寶寶,可能會給寶寶吃了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寶寶們要遠離的三大糟糕輔食

  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為他新增輔食了。不過最初新增輔食的時候,媽媽們總是很困惑,由於不知道到底哪種輔食適合寶寶,可能會給寶寶吃了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今天,為大家舉出三大糟糕輔食,給大家以借鑑。

  糟糕輔食之一:蔬菜水

  專家不建議寶寶多喝蔬菜水,這是由於用蔬菜煮出的水,營養會比菜泥要少很多,還會佔據寶寶的胃。因此,家長可以用菜泥代替蔬菜水,這樣會儲存更多的營養供給寶寶。

  糟糕輔食之二:果汁

  很多家長會用果汁代替水給寶寶喝。不過專家表示,不建議讓寶寶大量喝果汁,最好用水果米糊或者直接吃水果代替果汁。寶寶在六個月之後,就可以直接吃水果了。因為果汁在榨汁的過程中會損失很多纖維素,就會失去了水果的營養價值。並且,果汁的飽腹感並不強,如果平時可以吃一個蘋果,而喝果汁就要喝2、3個蘋果榨成的汁。另外,由於果汁味道好,寶寶很有可能會習慣了果汁而不喝白水,這就容易造成寶寶齲齒和肥胖。

  寶寶在六個月之後,可以吃一些小塊的水果塊,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吃,在吃水果的同時還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等孩子再大些,牙齒長得足夠多了,就可以拿著蘋果整個吃了。

  糟糕輔食之三:稀飯

  專家建議應減少給寶寶喂稀飯。這是由於稀飯的飽腹感很強,除了米之外更多的便是水,並不能提供很多的營養,還會很容易飽,使寶寶吃不了其他的食物。因此,要減少寶寶吃稀飯的次數。

  專家建議,喂寶寶做輔食,要選擇含有高能量、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特別是含有豐富的鐵,不要做的過於稀,要選擇稠一些的粥而不是稀飯,選擇菜泥不是菜水。寶寶的輔食要容易消化,裡面不要含有堅硬的塊狀物,例如堅果類。味道方面要儘量清淡,不能放過鹹或者辣的調料,並且要保證製作過程的衛生。從營養上來說,肉類與蔬菜的營養要多於穀物及水果。家長要為寶寶多吃米飯、麵條,同時要提供足夠的肉與蔬菜。

  因此,家長要為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上提到的三類糟糕輔食,過於稀的食物,營養價值不是很高,同時還會增加寶寶的飽腹感,使他不能再吃營養豐富的其他食物。並且要注意營養的均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都要滿足寶寶,除了主食以外,蔬菜與水果也要準備充足。並且,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儘量減少調料的放置,味道應以清淡為主,否則會加重寶寶的肝臟負擔。

  :如何讓寶寶正確吃輔食

  在幼兒園中,有的寶寶吃耐嚼一些的食物吃得非常好,有的寶寶卻是拒絕吃那些不好咀嚼的食物。這個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寶寶在新增輔食時,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造成的。在寶寶新增輔食時,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寶寶正確的吃輔食呢?

  人在吃入食物的時候,無論是半固體還是固體,都會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吞嚥等動作。在吞嚥時,人體的厭軟骨,即在氣管開口處的一小塊軟骨,會反向性地蓋住氣管,避免食物掉入氣管造成嗆咳。

  在進食時,人體的口腔以及周圍的30餘條肌肉共同依靠大腦的控制進行協作。而大腦的控制能力並不是全部與生俱來的,有一部分是在後天經過對形成進食時需要的條件反射的訓練獲得的。

  寶寶在四個月之後就可以新增輔食了。父母在最初用勺子喂寶寶吃半固體,即糊狀與泥狀的食物,大部分寶寶都會用舌頭將食物頂出或者吐出來。即使不頂出來,在吞嚥的時候也會產生哽噎的情況。這些現象是由於寶寶還未形成與吞嚥協作動作的條件反射。

  不過在經過多次嘗試後,寶寶就會進步很多,最終可以順利吞嚥半固體食物。而這個過程會依據孩子個人情況不同而導致嘗試時間的不同。

  寶寶的每一項本領都有特定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再學習就會困難很多。語言發育的關鍵期在1—3歲,如果過了這段時間再學習說話,就會容易產生語言障礙。而咀嚼的發育關鍵期在4—12個月,如果半固體與固體食物的咀嚼學習過晚就會增加這個動作的困難程度。

  常見的家長對於孩子咀嚼能力鍛鍊的兩種態度為:其一,在嘗試了幾次半固體食物後,家長因為看見寶寶總是把食物頂出或者吐出,認為他不愛吃這類食物,或者害怕寶寶出現哽噎現象,於是放棄了。其二,在母乳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沒有給寶寶新增米糊,而是等寶寶1歲斷奶後再給他吃稀飯與米糊,這時寶寶就很難進行吞嚥動作的練習。

  以上常見的兩種家長的態度會造成寶寶由於錯過了咀嚼的關鍵期,會導致餵食訓練難度增大。並且寶寶會因此感到心理壓力,因為不熟悉咀嚼導致經常哽噎,從而產生對固體食物的懼怕。寶寶如果總是拒絕固體食物,會營養不良,從而影響身體發育。

  因此,媽媽們應在寶寶4個月開始就給其新增米糊與麵糊,再逐漸加入含蛋白質的蛋黃、魚泥以及肉末。等寶寶出牙後可以給他吃一些軟麵包或者饅頭,以及在粥內新增一些碎菜,幫助寶寶咀嚼。在寶寶咀嚼的關鍵期讓寶寶訓練好這個本領,可以避免出現害怕固體食物而導致的營養不良。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吐出來食物就放棄對寶寶的訓練,這樣對寶寶身體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

  :多一些關心會讓寶寶的身體發育的更快

  大家都希望自己以後的孩子能夠是一個能說會道、聰明伶俐的人。孩子語言等方面的能力,不僅僅是要靠天賦,後天方面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的培養最好從寶寶剛剛出生就開始準備。因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擔負起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的責任了。

  嬰兒在出生的前幾個月裡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有時候快到讓爸爸媽媽非常驚訝,不過出生後繼續顯著發展。每個月,嬰兒或許都會不同程度的長高1/4到1/2英寸,到第一年年底,很多嬰兒的體重會達到出生時的三倍。嬰兒的頭部和胸部增長速度比下半身快,同時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步開始增加脂肪,這是出生後典型的發育,雖然某些因素會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影響寶寶成長髮育的因素吧。希望能夠幫到各位爸爸媽媽。

  1、遺傳學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新生兒的長度和生長率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通過遺傳決定。體重也跟遺傳因素有關,但是體重還有一部分情況下會受到營養的影響。沒有影響重量或長度的單一基因,每個基因都發揮著小小的作用,聚合在一起的作用就非常大了。要是沒有其他干擾因素的話,新生兒會沿著基因預定的道路成長。就像是,要是絲毫沒有干擾變數,歐美的嬰兒會比日美混血的生長的更快。這完全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2、營養

  和成年人相比,嬰兒現在吃的東西還比較少,可是需要攝入的營養量卻是成年人的兩倍,四分之一的熱量被用於嬰兒的身體發育。但是,要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沒有讓寶寶獲得足夠的食物,或者食物質量不是非常好的話,那麼產生的後果就是達不到寶寶生長髮育的需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生長會被抑制。母乳提供了新生兒茁壯成長所需要的所有營養,母乳裡面的營養跟各種配方奶比較起來非常全面,同時容易消化,而且還可以促進免疫系統的發展。奶粉提供了許多跟母乳一樣的營養,用牛奶餵養的嬰兒發育很好,不過還是要注意仍舊需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3、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新生兒和爸爸媽媽之間的互動對嬰兒的身體發育非常的重要。要是爸爸媽媽跟孩子不親、生氣或者不接受,嬰兒就有可能會出現“未能茁壯成長”的狀況。跟人們真誠情感接觸少的寶寶,體重的增加和成長其實跟那些感受到愛多的人相比較會慢一些。還有一些醫學問題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會造成這種情況,例如腦損傷、心臟、肺或胃腸道問題、染色體異常等。

  4、早產

  要是嬰兒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了,那麼這樣的孩子就是一個早產兒。根據嬰兒的整體健康狀況和早產時間,身體發育或許也會有著一定的影響。出生後至少兩到四個月,早產兒還會像在子宮內一樣發育。早產兒的肺一般情況下還沒有發育完全,需要數月時間才會慢慢成型。並且,非常多的早產兒的體重和大小增長緩慢,一般情況下差不多要在兩年的時間才能趕上足月出生的小孩的身高和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