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蘭的養殖養護方法是什麼

  黃桷蘭是木蘭科、含笑屬的常綠喬木植物。花朵有著濃濃的香味,很多花友喜歡養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黃桷蘭的養殖養護方法

  黃角蘭樹是比較容易養好的花,管理中只要注意水肥管理和溫度,其它都很粗放。跟它習性非常相似的是白蘭花,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陰,也不耐酷熱和烈日。不耐寒,冬季溫度不得低於5℃。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尤忌澇。 樹高17~20m,樹皮灰色,樹冠闊卵形。單葉互生,薄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全緣。花腋生,白色,長3~4cm,極香,花期5~9月,多不結實。

  繁殖多采用高壓和嫁接法。高壓選一年生枝,經2~3個月後即可髮根。靠接在5~8月間進行,以一年生黃蘭或1~2年生的紫玉蘭作砧。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多盆栽,10~11月移入溫室,穀雨出房。常見害蟲有白蘭臺灣蚜、桃蚜、褐邊綠刺蛾、扁刺蛾、大蓑蛾、小蓑蛾。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等。 白蘭花是著名的觀賞樹種和傳統的香花之一。在南方更是良好的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種。北方可盆栽,佈置廳堂、會議室等。其花朵可作胸花、頭飾。

  黃桷蘭種植要點

  澆水

  黃桷蘭葉大蒸騰快,水分消耗多,夏天往往澆水稍遲,葉緣就會焦萎,甚至灼傷嫩梢。澆水不足,盆土過幹,會出現葉色萎黃焦邊現象。澆水要澆透,以免發生澆根現象。因黃桷蘭為肉質根,盆中水多少均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尤其怕積水,易引起根系發黑腐爛,雨季要將盆側倒,注意防澇:如澆灌用水偏鹼,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葉色萎黃。發現爛根所致的黃葉或葉子變紅,應嚴格節制澆水,甚至可待葉片發軟掛下時再澆,澆的水要先貯存一下,使與氣溫相適應。

  溫度

  黃桷蘭應在立冬前入室,否則一次寒霜就會損傷白蘭的新梢和嫩葉,可在白天15℃左右,晚間不低於5℃的室溫中越冬,如見葉子發皺、脫落,就表示受寒了;如葉片出現褐點、幹尖、脫落,那就說明越冬室內溫度過高。應該注意,不論葉片是因過冷還是因過熱而脫落,均影響來年開花。還應注意防止煤煙灰塵,並增加樹冠周圍的溼度,經常用清水噴洗枝葉,保持葉面清潔,使枝葉鮮綠蒼翠。

  施肥

  由於開花次數多,開一次花要消耗大量的營養,故須及時進行補充,否則必然影響開花。宜施腐熟的人糞尿和油枯水,早春施淡液肥,逐步加濃,並摻入適量的硫酸亞鐵,不要在過幹或過溼時施肥,夏季可在下午澆肥,至傍晚澆清水,將肥水沖淡,驅散根部熱氣以免燒根,至9月底或10月初停止施肥。

  繁殖

  扦插不易生根,而且中國栽培的黃桷蘭由於氣候等因素,都不能結果收種。可用紫玉蘭、黃蘭等作砧木,進行嫁接繁殖,砧木可於春季上盆,先栽於盆的一側,以便*接時,砧木較易貼近接穗,並可使*接部位儘量降低。嫁接時間以黃桷蘭生長的旺季最適宜;少量的繁殖,也可用空中壓條法,雖數量太少,但成活的把握大。

  養護

  喜排水效能良好的酸性土壤。要求通風良好,否則易引起紅蜘蛛危害,受害植株葉子發黃脫落。出現此情況除噴藥殺蟲外,應將盆移至陰涼處,節制澆水,不久可重新生出新葉。

  黃桷蘭的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10餘米;枝斜上展,呈狹傘形樹冠;芽、嫩枝、嫩葉和葉柄均被淡黃色的平伏柔毛。葉薄革質,披針狀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0-20***25***釐米,寬4.5-9釐米,先端長漸尖或近尾狀,基部闊楔形或楔形,下面稍被微柔毛;葉柄長2-4釐米,托葉痕長達葉柄中部以上。花黃色,極香,花被片15-20片,倒披針形,長3-4釐米,寬4-5毫米;雄蕊的藥隔伸出成長尖頭;雌蕊群具毛;雌蕊群柄長約3毫米。聚合果長7-15釐米;蓇葖倒卵狀長圓形,長1-1.5釐米,有疣狀凸起;種子2-4枚,有皺紋。花期6-7月,果期9-10月。